小女孩連忙點頭,隨后又是云竹等人慌慌張張地看著她去碰旁邊那鍋開水時的慌亂。
家中幾個孩子性情各異,卻要數錦兒的這個孩子最為純真討喜,也最為奇特。她對什么事情都熱心,自記事時起便閑不住。見人渴了要幫忙拿水,見人餓了要將自己的米飯分一半,鳥兒掉下了巢,她會在樹下急得跳來跳去,就連蝸牛往前爬,她也忍不住想要去搭把手。為著這件事錦兒愁得不行,說她將來是丫鬟命。眾人便打趣,說不定錦兒小時候也是這副樣子,不過錦兒多半會在想一會后一臉嫌棄地否認。
如此這般地鬧騰了一陣,洗漱過后,離開了院子,天邊已經吐出光芒來,黃色的銀杏樹在晨風里搖晃。不遠處是看著一幫孩子晨練的紅提姐,孩子大大小小的幾十人,沿著前方山麓邊的瞭望臺奔跑過去,自家的寧曦、寧忌等人也在其中,年紀較小的寧河則在旁邊蹦蹦跳跳地做簡單的舒展。
寧靜的晨光時刻,位于山間的和登縣已經蘇醒過來了,層層疊疊的房舍參差于山坡上、林木中、溪流邊,由于軍人的參與,晨練的規模在山麓的一側顯得聲勢浩大,不時有慷慨的歌聲傳來。
布萊、和登、集山三個縣城中,和登是行政中樞。沿著山麓往下,黑旗——或者說寧毅勢力——的幾個核心組成都聚集于此,負責戰略層面的總參謀部,負責統籌全局,由竹記演化而來,對內負責思想問題的是總政治部,對外諜報、滲透、傳遞各種消息的,是總情報部,在另一邊,有商業部、工程部,加上獨立于布萊的軍部,算是目前組成黑旗最重要的六部。
當然,布萊、和登、集山的三縣聯合,并非是目前黑旗軍的總體面貌,在三縣之外,黑旗的真正屯兵之所,乃是吐蕃與大理交界處的達央部,這個部落早年與霸刀劉大彪有舊,他們所居之地守著一片鐵礦,長年與外界保持零碎的通商。這些年,達央部人丁稀少,常受其余吐蕃部落的壓制,黑旗南下,將大量老兵、精銳連同吸收進來,經過思想改造的精兵囤積于此,一方面威懾大理,另一方面,與吐蕃部落、以及投靠吐蕃藩王的郭藥師怨軍殘部,也有過數度摩擦。
布、和、集三縣所在,一方面是為了分隔那些在小蒼河大戰后投降的部隊,使他們在接受足夠的思想改造前不至于對黑旗軍內部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沿河而建的集山縣位于大理與武朝的交易樞紐。布萊大量屯兵、訓練,和登為政治中心,集山便是商業樞紐。
大理是個相對溫吞而又忠實的國家,常年親近武朝,對于黑旗這樣的弒君叛逆極為反感,他們是不愿意與黑旗通商的。不過黑旗滲入大理,首先下手的是大理的部分貴族階層,又或是各種偏門勢力,山寨、馬匪,用于交易的資源,便是鐵炮、火器等物。
商人逐利,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達央、布和集三縣都處于資源匱乏之中,被寧毅教出來的這批行商喪心病狂、什么都賣。此時大理的政權軟弱,在位的段氏實際上比不過掌握實權的外戚高家,黑旗尋到段家的弱勢親貴、又或是高家的敗類,先簽下各類紙上契約。待到通商開始,皇族發現、震怒后,黑旗的使者已不再理會皇權。
“我們只認契約。”
“要么按約定來,要么一起死。”
大理一方自然不會接受威脅,但此時的黑旗也是在刀鋒上掙扎。剛從小蒼河前線撤下來的百戰精銳突入大理境內,同時,滲入大理城內的行動部隊發起襲擊,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拿下了七名段氏和高家宗親子弟,各方面的游說也早已展開。
生意的利害關系還在其次,然而黑旗抵御女真,剛剛從北面退下,不認契約,黑旗要死,那就玉石俱焚。
這一份約定最終是艱難地談成的,黑旗完好無缺地釋放人質、退兵,對大理的每一分傷亡交付賠償金,做出道歉,同時,不再追究己方的人員損失。以此換來了大理對集山邊貿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同時也默認了只認契約的規矩。
有了第一個缺口,接下來雖然仍舊艱難,但總是有一條出路了。大理雖然無心去惹這幫北方而來的瘋子,卻可以卡住國內的人,原則上不許他們與黑旗繼續往來行商,不過,能夠被外戚把持朝政的國家,對于地方又怎么可能擁有強大的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