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司馬季招兵買馬擁兵自重,連洛陽指派的中尉都干掉了,局勢已經非常明顯。而關中的秦王司馬柬的身體很差,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孫秀本來想要等著司馬柬哪天一命嗚呼,在慢慢動手對付幽州的司馬季。
可現在司馬柬明顯是強提一口氣找司馬倫的麻煩,再者司馬倫的年紀也很大,已經有些等不及了,孫秀覺得一旦戰事開啟,司馬柬的身體可能頂不了太長時間就會一命嗚呼。又考慮到司馬倫的年紀,才兵行險著,在司馬柬之前動手,解決關中方向的威脅。
現在讓天子下旨召秦王、燕王入京輔政,不過是一個手段,一旦兩個藩王拒絕,便可以不尊天子的名義討伐之,拖得越晚,兩人的實力越強,會更不好解決。
最簡單的,就學當年賈后的招數,秦王司馬柬,燕王司馬季到洛陽來,擔任官秩高但是手中無權無兵的閑職。如果兩個藩王奉詔進京,那就是羊入虎口;如果不奉詔,那就是抗命大不敬,可以名正言順的解除其兵職,甚至興兵討伐。
洛陽的中央禁軍是天下最精銳的部隊,以一對一,沒有哪個藩鎮可以與之抗衡,而且,皇帝在趙王手中,師出有名,與之為敵的都是叛臣逆賊。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無往不利。如果兩人抗命就是要造反。
考慮到多數出鎮的宗室都不是和司馬衷關系太近的宗室,孫秀覺得勝算還是相當大的。司馬季那邊,有河間王司馬颙阻擋,而且距離遙遠還要渡過黃河,河間王司馬颙手中有五都之一的鄴城,是天下有數的堅城,且兵多將廣。
從河間王的書信當中,孫秀已經感覺到了司馬颙會站在自己這邊,只要洛陽的禁軍干掉秦王司馬柬,則大事可定,趙王可以用秦王司馬柬立威順勢登上皇位。
今天孫秀只不過正式當著朝臣的面,請皇帝司馬衷下旨而已。這番請旨自然沒有遭到阻礙,很快司馬衷便同意了孫秀的請旨。
“你們覺得,秦王燕王兩位藩王會來京師么?”朝會之后,有些朝臣三三兩兩的離開,討論的無非就是今天朝堂上的一幕。
“都不會,燕王可是讓孫秀這小子顏面掃地的藩王,來京師絕對是死路一條。就燕王的脾氣,宣旨的宦官能活著回來就不錯了。”
“秦王也不會,就算他同意,秦王世子會同意么?這位世子可是淮南王的長子,生父都被趙王誅殺,能看著秦王自投羅網?”
另一個朝臣皮笑肉不笑的道,“孫秀此舉不過是覺得秦王身體欠佳,世子年幼沒有淮南王那樣的威望,只要讓秦王操勞過度病危,關中大軍就會不戰自潰,而燕王所在幽州的軍隊人數不多,現在招兵買馬整訓也需要時間,燕王雖然戰功卓著,但手下除卻新兵,能戰之兵只有三萬人。只有其他軍鎮的五分之一。這才敢逼著兩位藩王來京師。”
“是極是極,尚書郎此言有理。”其他幾人紛紛點頭稱是,“不論是鄴城還是許昌,都有十萬以上的大軍,任何一個出來燕王都處在下風。更何況河間、范陽二王也是有戰功的藩王,這樣看來趙王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小點聲,孫秀來了!”其中一個朝臣眼尖見到孫秀出來,低聲提醒著,幾個剛剛神采飛揚的朝臣頓時眼觀鼻口觀心,當做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