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成才沒空去管那些閑言碎語,把吃到嘴里的肉趕緊吞進肚子消化了才是正事。
他讓趙唯、楊希、林偉、李梅、姜言、桂彬、劉玉柱等老成員擔任負責人,成立了七個專業研發團隊。
計算機軟件研發組、計算機硬件研發組、新型材料研發組、發動機研發組、探測技術研發組、武器系統研發組以及試驗技術研發組。
還有葉文欣負責的核聚變研發組,秦文玉負責的生物技術研發組。
劉玉柱負責的試驗技術研發組,專門負責對太虛實驗系統為核心的試驗體系進行研究。
因為太虛實驗系統并不是萬能的,開始和結束還需要有真實的試驗裝置進行驗證,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發課題。
需要吸收、利用最新的專業技術、設備、工藝。
干得好,就可以為其他研發團隊節省大量的寶貴時間。
周虎被鐘成正式任命為他的助理,協調處理各研發組的內外部工作,并代表鐘成進行對外的一些事務處理。
借著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鐘成完成了團隊的招兵買馬,研發實力一下就暴漲了。
但隨之而來的管理問題也越發凸顯。
他原來的團隊成員都是經過多年合作,慢慢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鐘成交給周虎的工作也是非常艱巨的,管理好這群“驕兵悍將”,不容易。
這些人在原來各自的單位都是尖子,要把他們“馴服”,不是簡單地依靠行政手段能夠解決的。
但周虎表示沒有太大壓力,有“鐘院士”的名號在,難度至少要減去50%。
再加“鐘顧問”、“鐘監察委員”的職務,難度還要減去30%。
這些新來的,誰敢丟臉色?
鐘成哭笑不得,他年紀輕輕就掛上了一個“兩院院士”的頭銜,把人都喊老了。
對于周虎這種扯虎皮做大旗的做法,他并不反對,他還沒那么迂腐。
但還是要求周虎盡量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讓大家得到實際的利益。
雖然提倡講貢獻,但有物質和名譽的獎勵,大家的積極性才會更高。
周虎向他保證,小事鐘成就不用管了,只管為團隊指引發展方向。
他一定協助鐘成打造出一支全國,不,全球最有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
……
擴編組建團隊雖然用去幾天時間,但帶來的效率提升卻是明顯的。
而且通過參與金烏工程這種超級大項目,團隊之間也更快地進行了磨合。
金烏工程加速推進!
4月5日。
反應堆外殼制造工廠首先完成設備儀器安裝調試。
到了4月底。
新型發電機組裝工廠、大型線圈制造工廠以及一系列配套生產工廠相繼進入試產。
5月25日。
所有的部件、組件生產制造工廠試產成功,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5月28日。
核聚變發電機組第一個總裝工廠竣工,啟動第一臺核聚變發電機組的總裝工作。
6月5日。
第一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總裝完成,分成8個巨大的組件送往北山發電廠進行最后的組裝。
鐘成親自帶著十幾名團隊成員前往北山發電廠,進行現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