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萱萱理解了艾玲雯為什么總是怯生生的,為什么她在辦公室的時候總是不停地看陳萱萱臉色,像只受了驚嚇的貓一樣。陳萱萱原以為艾玲雯是懶,不想寫作業,后來才知道,她字都不認識幾個,是真的不認識幾個字的那種,還沒有一個二年級學生的水平高。但她很聽話,真的很聽話,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欠過語文作業,她很努力地抄生字,盡管她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作文課寫不出來就抄作文書,盡管有時兩節課還抄不完,但她真的很努力。看到艾玲雯,陳萱萱不由想起一句話,“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很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如此,后天的環境決定了他們各自生長的方向。陳萱萱明白,短短的幾句談話,所了解到的也只不過是她們生活的冰山一角,也許更多的苦、更多的淚,不為人所知。
小孩子真的很單純,也很強大。他們所要的并不多,不管家庭條件如何,大部分時候都十分開心。他們不會比較,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對自己所遭受的苦難自怨自艾,他們永遠活在當下。
在這個班,單親家庭很多,比陳萱萱預想的要多得多,大部分單親家庭是離異。像艾玲雯這樣因事故或疾病而失去父母的,反而少。而班上也有一部分是重組家庭的孩子,廖小杰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一個特殊的存在。
剛接手126班的時候,班主任張老師就告訴陳萱萱,廖小杰有羊癲瘋,他上數學課的時候,就發作了兩次。萬一他在語文課發作,叫陳萱萱不要慌,要按住廖小杰,掐住他下巴,按他人中,不要讓他咬到自己的舌頭。如果按不住,就叫班上兩個高大的男生一起幫她按。
“他發作的時候,手和腳會抽筋,你到時候喊兩個男生按住他的手和腳。還有他嘴巴里會吐白沫,你到時候不要被他嚇到,你就掐住他不動,等他挺過去就好了。”
好家伙!上個課還要經歷這么驚險的場面。陳萱萱一想到有個人倒在她面前,朝她口吐白沫,她太害怕了,擔心自己到時候根本下不了手,根本不敢近他的身。
張老師見陳萱萱有些發愣發憷,接著說:“你就掐住他不放就是了!實在沒辦法了,就叫學生去喊我。”
陳萱萱深呼吸了一口氣,說:“好!記住了。”于是她一遍遍地告訴自己要克服心理障礙,牢記張老師說的步驟,萬一廖小杰因為她不敢施救或施救不當而出了什么意外,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張老師臨走時,還特意叮囑了一句:“他倒在地上的時候,你記得給他頭下面墊兩本書,不要讓他撞到水泥地板上面。”陳萱萱突然舉得張老師是個好人,沒想到居然還是個細心善良的人。
因為張老師的特別囑托,陳萱萱也就格外注意廖小杰。廖小杰在班上沒有什么朋友,男生們不怎么愿意和他玩。或許是因為覺得他有這種病,又或許是因為他總是不洗澡,身上的衣服總是臟兮兮的,臉和手也經常黑黑的,像去剛翻了垃圾桶。他還經常有一些小動作,無緣無故拍別人一下,或推一下同桌放在桌子上的書,這讓他身邊的同學很煩,連臟兮兮的同桌也嫌棄他。
老師在給同學搭配同桌的時候,一般會考慮“相近原則”,即讓兩個看起來差不多的坐到一起。廖小杰的同桌也是一個成績不太好,渾身臟臟的,有點被其他同學孤立的男生。可即便是這個男生,也嫌棄廖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