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神情肅穆“書記,我深愛我腳下的這片熱土,包括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雖然我不是一名公務員,但我是一名基層黨員,我和您一樣,迫切的希望這里的老百姓能夠早日脫貧。您說的第一條,只要我活著的一天,我都會積極配合好鄉鎮領導為貧困戶的脫貧問題想辦法的。第二點的話,我希望我能去實地考察,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因地制宜的制訂脫貧方案。”
書記點點頭“那就周三吧,你們到市里來,我讓人陪你們去看。我還有幾個地方沒有走訪,大概不能陪你們去那里了。等你們實地看了以后回來把你心中所想的脫貧方案寫成一份材料發給我看吧!”
陳燕點頭道“可以!”
“你大致說說你現在的想法,對這次脫貧攻堅戰,你覺得最可行的方法。”
陳燕不好意思的笑笑“我這人,說話挺直接的,要是哪里說的不對了,也希望您不要見怪。”
書記只道“你說便是,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不會笑話你,也不會怪你。”
陳燕臉色凝重“其實,要解決貧困戶的問題,必須連同他們的思想一起解決。有的貧困戶是真窮,但有的貧困戶卻是思想窮。為什么我說他們思想窮?同樣是窮人,有人打工務農什么苦活累活都干,有了錢就攢起來,蓋房子,買車。而有的貧困戶,窮得叮當響卻連出來務工都不愿意。有了點小錢就去打牌喝酒。這樣的人得從思想上來改變。但我知道,人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就說我們鎮吧!我們鎮的農民其實都有地,可有的人連地都放荒了。”
書記點頭道“你倒是一針見血。那這種貧困戶應該怎么幫扶?”
陳燕默了下才道“我想著,如果政府肯組織貧困戶出來看看類似我們這樣的農村創業基地也是一種教育。此外就是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鼓勵農戶自己養殖,種植,或者出去務工。如果能幫他們介紹到適合的工作那就更好了。還有就是鼓勵當地的工廠優先招收貧困戶。讓他們都動起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還可以讓政府和各大企業合作,以入股分紅的模式,政府把資金放進企業,企業每年分紅給貧困戶,分三年后再把錢從企業手里收回。這就要看當地的企業是否有心了。”
“你愿意嗎?”書記反問。
陳燕笑到“我提出來的我當然第一個拋頭顱灑熱血。可我廠小,估計也就每年能簽二十多戶。否則我就得收攤了。”
書記道“放心,不會讓你收攤的。你把這個仔細寫進材料交上來。”
陳燕原是留他們在食堂吃中飯的,但書記堅持要去政府食堂,陳燕知道現在作風問題抓得嚴,也就沒有多留。
周三的陳燕和劉秋開車去了書記說的那個村莊。
真是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也不為過啊!和當初陳燕看到的象山一模一樣,荒山,沒水源,只有一根自來水管道,電倒是有。
陪陳燕和劉秋來的工作人員問她“陳姐,怎么樣?”陳燕已四十歲,中年發福有了個游泳圈,現在年輕人都親切的叫她陳姐。
陳燕搖搖頭,面色不好“不怎么樣!如果我說這個地方如果要干養殖業不如直接叫這十幾戶貧困戶直接搬遷的好,你們領導會不會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