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暹的出現,更讓他萬分激動。
從根本上來說,孫暹就是二叔的伯樂。可以說,沒有孫暹就沒有二叔。那么關系就來了,如果孫暹當上了司禮掌印太監,是不是就意味著二叔有了一條大腿可以抱。
二叔的大腿就是自己的大腿,拐彎抹角之下,人生就又能少奮斗若干年了。
外朝講究座師門生,內廷同樣也講究這個。只是不叫座師門生,而叫投名。
二叔是孫暹舉薦入宮的,按內廷的規矩,二叔就是孫暹名下。
打狗還要看主人面,有掌印太監站在背后,良臣覺得他一直頭疼的礦監稅使事,就會迎刃而解了。
良臣內心里是不愿意金忠當上掌印的,這倒不是說人家金公公如何得罪他,又如何看不起他。恰恰相反的是,良臣能有今天,正是人家金公公的功勞。
金忠知道魏良臣是小國舅鄭國泰推薦給貴妃娘娘的,也知道貴妃娘娘和皇爺很喜歡這個有點與眾不同的少年讀書人。所以,他便成全了魏良臣,當日萬歷下詔授魏良臣中書舍人,就是金忠的主意。只不過內閣那里出了點問題,中書舍人成了兩殿舍人。
但不管怎么說,金忠對魏良臣都是沒話說。
為此,金忠還惹得掌印陳矩和司禮隨堂王安不滿,因為,當時王安向陳矩請求,任他的家臣汪文言為中書舍人。
被金忠這么一攪和,汪文言的中書舍人自是不好再提,如此一來,王安也好,陳矩也好,對金忠自是有些意見。
魏良臣就算不知道這背后的故事,也不當對金忠排斥,可偏偏他就不愿金忠當掌印。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要怪就怪宋獻策個王八蛋吧。要知道,當日魏良臣拿給河間知府陳倫的司禮官貼就是私刻的金忠印,盜的金忠名。
陳倫是金忠的義子。
這件事遲早會漏餡,一旦事發,魏良臣可就麻煩了。
因此,他不希望金忠當掌印,內心盼著孫暹成功上位。
二叔是他名下的人,到時候金忠真要找良臣麻煩,有孫暹頂著,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只是,誰當掌印不是他小小舍人能決定的,因而心里也只能默默替孫暹打氣。仔細一想又不對啊,李永貞沒道理巴巴叫李維過來就為告訴自己老領導死了,馬上組織上有兩個侯選人競爭啊。
李永貞肯定有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