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昧地退守,只會讓處月得寸進尺,與處月一戰怕是在所難免。
但問題是,戰神之后,還有誰能迎戰。
即便是鎮北王,他也不能擅自離開幽州,援助偃月關,萬一在他帶兵離開幽州之后,柔然突然發起進攻,幽州恐怕就不保了。
“皇上,偃月關一帶歷來由姜家軍駐守,如今即便是姜將軍不在了,姜家軍還在啊。”
姜家軍在京郊大營休養生息了這么久,也該重返偃月關了。
不少人覺得,這本就是姜家軍捅出的簍子,理應由他們擺平。
這一點無人異議。
但問題的關鍵是,由誰統領姜家軍,令牌雖在仁曦公主手中,總不能讓她上戰場不是。
聽說這位,前些日子差點死在沈家人手中,雖然不知道她到最后為什么會輕易地放過沈家,如今也只不過是個走三步都要喘兩下的傷患。
若事事都要她出馬,還不得被別國笑話死,笑他們大晉要靠女人續命。
現在就是要找出一個能夠帶兵上陣之人。
議事進行到這一步,朝堂頓時安靜下來,不是無人能夠應戰,而是無人能與姜家軍默契配合。
這一回,可不同于上次剿匪,且姜家軍除了姜燁誰都不認,恐怕誰都無法馴服他們。
“末將愿領兵前往偃月關。”武將一列,行出一人,拱手抱拳道。
晏子賦隨著眾人回眸望去,仔細地在腦中過濾了一遍,才想起這位是誰。
三年前的武科狀元,鄭柏渠。
年紀不大,再加上那張娃娃臉,任誰都沒將他當回事。
每次上朝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慣常躲在皇帝視線的死角,悶頭睡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知不覺間竟已是從三品的懷遠將軍。
鄭柏渠冷不丁開口,眾人才想起他是誰。
如此說來,兩年前,這位還曾與姜將軍一起并肩殺過敵,據說姜燁很看好他,只是不知從何時起,突然沉寂了下去。
鄭柏渠出列請纓,仍是那副半睡不醒的狀態,看的眾人不免心生狐疑,這樣的人,是否能帶領姜家軍應戰處月。
處月人的戰力不用再說,而這位,若不是那身鎧甲加身,說他是個文臣也不為過了。
不止是朝臣,就連晉武帝也對他不甚放心,遲遲沒有開口,就盼著另有他人出列。
可他等啊等,除了鄭柏渠,無人再站出來。
見此,晉武帝暗自嘆了口氣,似乎自從姜燁死后,大晉便開始露出衰弱之相。
是不是沒了他,大晉就徹底完了。
不,他不信。
“好,朕允了。”他就不信除了姜燁,無人能固守偃月關。
鄭柏渠依舊是那副淡淡然的態度,好似無論皇帝應不應允,都無所謂。
“末將若要帶領姜家軍,恐怕還需仁曦公主出面。”到底是姜家軍,又是去偃月關,他可不敢保證那些人真能聽自己的。
這場戰役,即便不需仁曦公主親臨戰場,也必定要她重返偃月關坐鎮。
唯有她在,姜家軍才不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