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鑒一邊走一邊笑吟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看這四句很符合天條的精神,應該作為不周山道院的訓令。”方鑒朝陽明真人說道。
陽明真人擺了擺手,謙虛地道“與道、佛二教渡世真言相比,我這四句還多有不足之處啊。”
“無善無惡,有善有惡,知善知惡,為善去惡,這就是修行的四個境界,有善有惡是第一重境界,知善知惡是第二重境界,為善去惡是第三重境界,如今我等最多停留在為善去惡這一境界,而無善無惡即是最原初的境界,又是返璞歸真的境界,比如那些大羅金仙,他們變能做到無善無惡了,因為他們行事大多不沾因果,自然也談不上善惡。”方鑒緩緩說道。
陽明真人微微頷首道“想不到鴻清真君能將這四句話參悟到這個境界,真是下官的榮幸。”
“只怕是不合真人你的本意吧”方鑒笑著問道。
陽明真人哈哈一笑,然后朝方鑒說道“當這四句話從我口中說出來的那一刻,它就已經不屬于我自己了。每個人都會從中得到自己的領悟,只要眾生能從我的話中領悟到自己的為善去惡的正道,世人如何解釋我的話,又有什么關系呢”
方鑒聞言頓時肅然起敬,似王陽明這種在人間就是搞哲學和學問出身的神仙,境界比那些道門佛門的大德可只高不低,難怪天庭要讓他來做不周山道院的掌教祭酒了。
說話間眾人已經來到了不周山道院之中的一座竹亭之中,王陽明請方鑒落座后,又命童子奉上靈茶。
“這不周山道院周圍都是竹子”方鑒朝王陽明問道。
王陽明點頭道“對,我認為修煉之人當清心寡欲,當不為世俗所擾、世情所困,所以便從天庭取了一些孤風瀉月竹的竹米種在了不周山道院內外,也好取個清幽寧靜之意。”
“好。”方鑒點頭道“最近正好無事,那我可就要在這道院中多叨擾幾日了。”
王陽明聞言眼睛一亮,道“榮幸之至啊”
樓觀臺,玄真閣。
持盈真人盤坐在蒲團之上,手抱拂塵,目光憂郁地望著閣樓小窗外。
她被關進玄真閣中面壁思過已經三天了,然而僅僅才三天,她就已經開始忍不住想念她的那些小郎君了。
“唉。”持盈真人發出幽幽一聲長嘆,三十年啊,如此多的寂寞沒有那些小郎君作伴,她該怎么過呢
正在持盈真人惆悵之時,玄真閣外忽然再次飛來一道仙光,少時隔窗開啟,一身清然出塵的季真娥再次出現在持盈真人的眼前。
“季道友。”持盈真人連忙從蒲團上起身叫道。
季真娥看著持盈真人道“你那些小郎君我已將其等全部遣散。”
“啊”持盈真人驚呼一聲,然后雙目噙淚,一臉幽怨地看著季真娥道“季道友,你為何要如此狠心對我”
季真娥淡淡地道“你道心不定,我看應該面壁三百年。”
“且慢。”聽到這話的持盈真人立刻擦干眼淚說道“那些人以色相侍我,害我壞了清規,理當遣散,季道友做得對。”
說完,持盈真人朝著季真娥躬身一拜道“多謝季道友助我脫離色孽苦海,我一定會虔誠地在這樓觀臺中潛心清修、閉關思過三十年,請季道友放心。”
季真娥聞言淡淡地瞥了持盈真人一眼,道“你應使道心歸正,摒棄七情六欲。你應知曉,我道門只有逍遙客,沒有風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