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濘的斜坡上,鐵栓三步兩滑地爬上了烽火臺。不好!火種已被暴雨澆滅,無法點燃烽火。“當當當……”他敲響了烽火臺上的大鐘,沉悶而又急速的鐘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砰砰砰……”村東響起了敵人的槍聲。
突如其來的鐘聲和槍聲讓村里的人們驚慌失措,哭聲、喊聲立即響成一片。幾百人亂作一團,有的鉆了地道,有的逃出了家門。“快!向村西逃!”是村長石老柱的聲音,他高喊著、指揮著,跑出家門的人群向村西逃去。
“砰砰砰……”村西也響起了槍聲。人們又轉身向南逃,可已經晚了。敵人挺著槍,氣勢洶洶地從東西南三面合圍過來。
只有石鐵栓和四名年輕力壯的民兵連跑帶爬地鉆進了村北的麥子地,僥幸逃出了村子。
在雨中,在傍晚的李親顧村外,幾道圓形的戰壕中間有二十多頂營房,營房是圓屋圓頂,屋墻是干打壘的土墻,屋頂是樹枝麥秸編織的草頂,上抹厚厚的泥土,四周土墻上開有射擊孔,好像碉堡。在這些土碉堡里駐扎著一支抗日游擊隊,是沙河游擊大隊領導的二中隊,中隊長姓張名健。
雨停了,張健走出隊部,他年近三十,長得眉目清秀,面色白皙,英俊帥氣。他身后跟著衛兵李小五,李小五個子不高,長得歡眉笑眼,一臉的頑皮。張健深吸了兩口潮濕的空氣,抬頭望望天,雨雖然停了,可天未放晴,陰云不散,天氣陰霾的讓人憋悶。就在這時,突然聽見東北處響起了急促的槍聲。張健一驚,他手搭涼棚,向東北方向望去,一片朦朧,什么也看不清,他緊鎖雙眉:前天上級來指示,說是鬼子可能要過河來偷襲,命令我中隊要嚴陣以待。莫不是鬼子真的來偷襲?可咋不見烽火臺上的烽火燃起?
正在疑惑之際,偵察兵跑來報告,“報告,鬼子偷襲了北疃村,大約有二百多人。”張健一聽,心里馬上急了,立刻命令:“全體戰士緊急集合,準備戰斗。”
李小五僥幸道:“隊長,鬼子肯定是沖著你的家屬來的,多虧夜已隔(昨天)你讓俺把他們轉移到了高蓬。”
張健急得一拍大腿,“唉!我的表哥和鄉親們要受難了。”
李小五道:“咱們二中隊也二百多人,拉過去,跟小鬼子拼了!”
“你就知道拼,拼!”張健快步回向隊部,口中喊道:“指導員,指導員!”
中隊指導員姓甄名玉衡。在隊部里,張健與指導員緊急商議,“鬼子偷襲北疃村,情況危急,咱們得馬上去救那里的鄉親們哪!”
“哎呀!不好,上級派的一支工作隊正在那兒搞行政工作呢。”甄玉衡向上推了推眼鏡,消瘦的臉上急出了汗珠。
“一點兒不能耽擱!我領第一和第二兩個小隊趕去救援,你與第三小隊守家。”張健當機立斷。
甄玉衡道:“好!刻不容緩,我帶領第三小隊隨時準備接應。”
“立刻出發!”張健起身,沖外面一聲令下。
北疃村內一片混亂,鬼子挺著刺刀驅趕著村民。村里的工作隊員、大部分干部、民兵和部分村民來不及突圍,急忙鉆進了幾條窄小的地道。
夜色和殺氣籠罩著北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