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方村比武
張健細看此人,長得虎背熊腰,鷹鼻鷂眼,嘴角下垂,眉毛倒立,黝黑的臉上帶著一股殺氣,看出此人非同凡響。楊士遷上前介紹道:“這是我的外甥戴盛奎,剛從滄州孟村遠道而來,不懂禮教,言語有所冒犯,請張隊長海涵。”
張健心說既然有人站出來挑戰,我們不得不應戰,輸贏無所謂,讓眾人開開眼也是一件快事,“既然提出,就請這位兄弟在大家面前表演一番,讓大家長長見識。”
“好!我只聽說盛奎槍法好,還沒見過他的真功夫,哈哈……,弟兄們,按他要求的準備,我今天也開開眼,哈哈……”馬占海大笑,他為自己手下有這樣的人才感到高興,感到驕傲。
大家步出院外,來倒土山下。
幾個士兵按照戴盛奎的安排,搬來三張八仙桌,將桌子放倒,放在50步之外,并排碼放,三個小兵各個手舉一盞蠟扦,蠟扦上插著一支點燃的紅蠟燭,各自蹲在一張桌子后面,把頭埋在桌子里,不時地晃動著手中的蠟扦,蠟燭露在方桌之上。
安排妥當,戴盛奎向大家抱拳行禮,“小的獻丑了。”說完話,拔出腰間的左輪手槍,雙手握槍,瞄準蠟火苗,“啪啪啪”連響三槍,再看三支蠟燭,各個被攔腰打斷,蠟頭掉落到桌下,有的蠟頭還在燃燒。
“好槍法!”大家鼓掌喝彩。
“不錯!”馬占海夸道,他心滿意足,滿臉笑容。
楊士遷轉過臉,笑吟吟地沖小五子道:“這回該瞧你的了,請吧。”
三盞蠟扦又舉起,三支新蠟燭又重新點燃,三個小兵躲在桌子后面,快速地晃動著手中的蠟扦。小五子掏出二十響盒子槍,他心里有譜,心說:俺從小打野兔子出身,早年間,爹爹從關外搞來一支槍,俺少時經常在夜間的墳地里,持槍練習打香火頭,這槍打蠟火苗,算不得什么稀奇。
他丁字步站穩,把手槍在手里掂了掂,單手舉槍,瞄準,就聽“啪啪啪”三聲槍響,再看三支蠟火苗,都被打滅,可蠟頭并沒掉落在地,大家定睛細看,蠟頭未損,只是蠟頭上燃燒的蠟芯被打斷,有的還在冒著殘煙,馬占海失聲喊道:“哎呀!真是技高一籌啊!”
在一片歡呼聲、喝彩聲中,戴盛奎羞愧地低下了頭。馬瑩俠用贊佩的目光望著張健和小五子,心里暗挑大拇指: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馬增輝和馬增強心中暗道:哼!你個戴盛奎白逞了半天能!到了,還是輸給了人家。
“哎呀,沒想到他身材瘦小,卻有如此神奇的槍法。”馬占海手挑大拇指。
楊士遷接過話,“張隊長手下有如此奇才,何愁不退日軍。”
張健回答:“當今抗日是全國百姓的事,只憑一兩個能人咋行?得聯合一切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把鬼子趕出中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