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角灣海戰”結束之后的一個月里,遠東人在東線戰場上接連獲勝,渡江奪回陣地,將帝國兵團驅趕到“奧列維要塞”這座孤城當中圍困起來,喬安的心態也隨之變得更加復雜。
現在他已經不懷疑遠東人有能力打贏這場戰爭,轉而擔心帝國境內因遠東戰況失利而發生動蕩,畢竟這個國家在法理上還是他的祖國,不希望擁有千年輝煌歷史的神圣亞珊帝國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崩潰。
就在喬安埋頭沉思的時候,瑞貝卡接著聊起萊頓港政治風潮的新動向。
“自從今年春天亞爾夫海姆各地掀起抵制土地稅的風潮,帝國內閣碰了一鼻子灰,事后經過一番調查,得知抗稅運動中帶頭鬧事的‘自由之子’們背后有殖民地的走私集團提供資助,就改變了策略,一方面積極拉攏殖民地的‘保皇黨’人,同時對‘獨立派’的金主——走私集團——進行針對性打擊。”
“帝國高層意識到,反正在新大陸也收不到稅,索性向殖民地低價傾銷商品,既能打擊走私集團,順帶還能盡快回籠資金,為困守前線的遠征軍輸血。”
“過往多年以來,帝國本土向殖民地輸入的各類大宗商品,賣得最好的當屬茶葉,亞爾夫海姆的走私販子,一多半是靠販賣茶葉發家致富。”
“帝國當局決定以茶葉作為武器,向走私集團發動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1625年4月初,帝國皇室特許三家貿易商將庫存的茶葉運往新大陸低價出售,由此吹響了這場戰爭的沖鋒號!”
瑞貝卡的語調漸變沉重。
“皇家特許貿易商,把茶葉批發給他們在亞爾夫海姆的代理經銷商,也就是所謂的‘收貨人’,收貨人則支付茶葉的運輸成本以及每磅5個銅幣的關稅。”
“由于這批進口茶葉的價格極低,即便算上運費和關稅,還是比走私茶葉的成本更低。”
“按照往年的茶葉行情,市面上出售的進口茶要賣到每磅3到4個銀杜加,走私茶的價格一般也不會低于每磅3個銀幣,而今年這批合法渠道進口的茶葉,預計每磅售價不超過2個銀幣。”
瑞貝卡諷刺的笑了笑,接著說:“對亞爾夫海姆殖民地絕大多數居民而言,能買到價格更便宜的茶葉本來是一樁好事,然而那些靠走私茶葉發財的商人能高興嗎?”
“恐怕不會。”喬安輕輕搖頭,“先不說這門生意合法還是非法,但凡被人砸了飯碗,心里肯定不痛快。”
圍繞“茶葉”發生的這場明爭暗斗,使喬安回想起瑞貝卡一個月前做出的那個預言:
假設將來某天,帝國本土賣到殖民地的商品價格低于同類走私品,按理說這是惠及大眾的好事,然而受到走私集團操控的“自由之子”,照樣會起來鬧事。
現實再一次驗證了瑞貝卡的遠見,走私集團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早在一周前就開始積極造勢,試圖借著抵制土地稅的余波,煽動民眾抵制低價茶葉進入新大陸市場。
5月6日,一篇名為“警報”的傳單出現在了萊頓港街頭。
傳單是匿名的,但是誰都看得出來,這篇文章出自“自由之子協會”控制下的萊頓郵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