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這一路走來好運連連,先是意外獲得“神之淚”,借助這件神器的力量由一介庸才變成了所謂的“天才”。
進入學院后,又結識了托馬斯、愛德華和瑞貝卡這樣非富既貴的朋友,還獲得羅爾斯導師的青睞,硬是把他從“老貓頭鷹”沃爾特·李手中搶過來,收入自己的門下,毫無保留的將一生所學傳授給他,為他的前途操碎了心……
在喬安看來,馬丁·史密斯其實就是一個沒有獲得上述奇遇的自己。
馬丁沒有“神之淚”和“智慧泉水”提升智力,也就無法成為受人敬仰的施法天才,無法獲得羅爾斯導師那樣的名教授賞識,最后淪為“老貓頭鷹”的學生,被沃爾特·李刁難乃至虐待,勤勤懇懇求學八年。
明明已經達到畢業的水準,卻還被沃爾特·李強留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充當廉價勞工,不僅欠了一屁股學貸,還要忍受室友乃至學弟學妹們的恥笑,每天都像是生活在地獄里,飽受精神與**的雙重煎熬。
喬安時常會這樣設想:如果自己的運氣不夠好,會不會也變成另一個可憐的、平庸的、一身晦氣惹人生厭的馬丁·史密斯?
從自己的貧寒出身和平庸天賦來看,這是很有可能的。
正因如此,喬安對馬丁懷有深深地同情,也曾思索馬丁為何淪落到這般困境。
像自己和馬丁這樣出生卑微才能平庸的年輕人,倘使沒有逆天的好運加持,是不是就注定淪為其它出身更好、更優秀的學生的墊腳石,注定被人歧視打壓,無論怎么努力也永無出頭之日?
他隱約覺得,現實的確如此殘酷。
出身好的學生,家里有更多的錢財、人脈和資源為他們打基礎,哪怕是一頭豬,有這樣好的條件也會被培育成一頭出類拔萃的豬。
相比之下,自己和馬丁這樣出身貧寒的人,沒有任何資源可供利用,甚至還要為求學背負沉重的債務,除非天賦特別好或者運氣特別好,拿什么跟富家子弟競爭?
被人家踩在腳下,不是很正常的嗎?
喬安隱隱覺得哪里不對。
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存在一種單向的無形壁壘,將窮學生和富家子弟割裂開來,后者天生站在壁壘頂端,而前者卻被壓在下面,要付出額外的努力,獲得特別的好運才可能突破這層壁壘,與那些富家子弟躋身于同一階層。
像喬安這樣有幸闖過這層無形壁壘的窮學生如同沙灘上的珍珠那樣稀少,而絕大多數窮學生一輩子都在沉重的壁壘之下掙扎求生——馬丁·史密斯就是這些卑微大眾的縮影。
喬安還太年輕,眼界有限,雖然切身感受到了階層壁壘的存在,卻不知其從何而來,為何存在,又該如何消除。
他更多的將目光投向自己所熟悉的這座校園,越來越覺得萊頓學院不像自己原本以為的那么美好。
設立高昂的學費無異于變相打壓窮學生,默許沃爾特·李欺壓學生無異于縱容這種惡行,校方明知道這些制度不合情理卻始終不肯做出改變,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喬安忽然想起當初來萊頓學院參加考試時,馬丁·史密斯不經意間對他說起過的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