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內閣之中尚有分歧”,不過是給想要打仗的奚政面子。
張居正本人,就已經代表了內閣的態度。
現在的漢國,不宜兵事,當以休養生息為重!
本來奚政提出三國會盟,要出關擾亂三胡,內閣就對此有很大的意見!
“那以張卿的意思,孤當何時才能用兵?”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不論如何,也要等明年秋收以后。”
李冰主持的水利已經跟上日程,到明年開春,就算繼續旱下去,也能應付農事了。
只有在有收成后,吃上自己土里長出來的糧食,才能代表漢國的危機正式度過。
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奚政等不起,而且到那個時候,漢國的處境,只會更加艱難。
可他也不好反駁張居正,因為張居正的意思,也代表了內閣。
甚至說,代表著漢國所有政官的意思。
“首輔所言,是從民政考慮,卻忘記考慮軍政。”
奚政苦惱之際,荀彧突然出列。
“若任由胡虜吞滅遼衛,我大漢便如失去了雙唇的牙齒,縱然有力,卻總會受到掣肘。”
“胡虜因此而強大,我漢國唯漢、上谷二郡之地,到那時想要再出關,便更難以為繼了。”
荀彧說完,便退了回去。
岳飛和尉繚軍務繁忙,今天并沒有來上朝。
荀彧的話,就代表著樞密院,他們支持在這個時候發兵!
一旦衛遼被吞并,就算漢國有再多的糧食,也會因為人口的局限,只能被動防守!
到那個時候,漢國將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
衛遼尚在,還能替漢國分擔壓力。
群臣們陷入了沉思,奚政也在等待著內閣的最終決定。
他并不著急表態,如果僅憑樞密院的態度就直接否定內閣,這回寒了政臣們的心。
那他奚政,就成了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的暴君。
“倒是我等有欠考慮。”張居正朝樞密院這邊拱了拱手,隨后又道,“此事,但憑王上決斷,內閣絕不干涉。”
這段時間內閣也是忙昏了頭,這災荒之年,以至于他們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民政上。
所有的一切,都優先考慮民政。
至于兵事,他們完全沒有去多想,此百廢俱興之際,興兵乃大忌!
奚政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看向朝臣的目光中,充滿了追憶。
“孤還是想打這一仗的。”
“孤記得,當初烏桓犯境,烏桓王率軍親至。”
“當時朝臣們勸孤南下,從長計議,待修養十年后,再卷土重來。”
“可當時孤就想,丟了土地,此消彼長,何談什么休養生息?”
“我漢國在休養,敵人的實力,亦是在增長!”
“所以孤在所有朝臣反對的聲浪下,堅持御駕親征,結果是孤打贏了!”
“如今的情況,或許又有所不同,但面對胡虜,漢國不能退!”
“衛遼不能滅國,至少不能讓胡虜滅國!”
“遼東、樂浪郡,當年便是大漢坐看韓國滅亡,最終讓那里的漢民,至今還處于胡虜的統治下!”
奚政的聲音越來越高昂,下面的朝臣聽著這些過往,心中亦是一陣嘆息。
這些是大漢永遠的痛!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胡虜已至遼衛,下一個,便是我大漢!”
“孤若不趁著此時尚有衛遼,等到獨木難支時,漢國又將如何?”
“是以,此戰不可避免!”
“不過,想讓我漢國出兵,那衛遼,也該付出一些代價。”
奚政目光中閃過一絲狡黠。
“讓那遼衛使者上來!”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