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要提什么要求說什么話,就連村正也會禮讓三分。
在聽了劉老漢的想法后,村正也開始警惕起來,覺得這會不會是他國派來的尖細?
于是他在聯系縣里官員的同時,也找來那幾個道人,打算套點東西。
“圣君降世,拯救天下蒼生,匡扶天下,難道還要把老百姓分個國家?”
“我天一教對天下人一律等同視之,吃上飯的人,捐出自己的部分,拿去接濟通道,有何問題?”
“我天一教,便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飯,讓天下再無紛爭,再無貴賤……”
這些話,也不知這幾個道士給那些村民說了多少遍。
就連村正,也覺得這天一教所行理念,是圣人之道。
然而他畢竟作為一村之正,更是領了大漢的俸祿,所以利益權衡之下,還是將此時上報給了縣里。
村正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支縣,也在發生著這樣的事。
甚至街上每天一到午時,就有信奉天一教的百姓涌上街頭,一同誦讀教義。
在聚集了兩刻過后,便自行散去。
支縣縣令一開始對此并不以為意,大漢律法,也沒有規定不能信教。
然而當收到下面人的反饋的時候,支縣縣令突然覺得此事并不簡單。
這天一教,從每個入教百姓那里收取五斗米,如今到底囤積了多少糧食?
這么多糧食,他們拿來做什么?
就算是賑濟窮人,可那也是賑濟的他國窮人!
并不是支縣縣令覺得他國窮人就該死,可這等作為,于大漢而言,是此消彼長的損害!
大漢從上到下節衣縮食,據說連圣君一頓都只有一菜一湯,一日三餐,只有一頓葷腥。
為的便是大漢能有更多的糧食,去賑濟百姓,令大漢國富民強。
也吸引了他國流民以及人才,間接達成了削弱他國,以增長大漢的目的。
但天一教如此行徑,卻是拿著大漢的糧食,去賑濟他國的百姓,替他國緩解了壓力。
百姓很淳樸,天一教的理念確實是百姓最樸素的愿望。
但正是如此,這些百姓才會被蠱惑。
支縣縣令趕緊將此事上報朝廷,否則到時候出了問題,難免會有個失察之罪。
內閣在收到支縣的上報后,立馬就將此奏折交給了奚政。
這種問題,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民政,所以光他們處理不了,需要君上定奪。
奚政隱隱中覺得這跟老祖提醒的事可能有些許關聯,便連忙叫來曹操,讓錦衣衛著手調查。
這個天一教所作所為損害大漢的利益,但奚政并不能輕舉妄動。
若天一教真的只是單純地為賑濟窮人,哪怕損害了漢國的利益,奚政那也得吃這個啞巴虧!
畢竟這天一教,站在了大義的位置上。
不過,宗教從來都是某些野心家利用的工具。
以及一些國家的君王,為穩固統治的一個手段而已。
這天一教不可能只是表現上那樣!
縱覽史書,宗教到最后就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在接到王令后,曹操也覺得此事事關重大。
疑心病重到了隨時連家里人都懷疑的曹操,對這個天一教瞬間產生了警覺之心。
“哼,只是賑濟百姓?”
“看某不把你的狐貍尾巴給揪出來!”
曹操決定,此時他要去親自調查!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