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回想起這兩天所發生之事,恍在夢中。來到院中,望著簡陋衡蓽,既思過往又念將來。木桶落井,打了半桶水,卻不知從何擦起。
灰塵灰塵,四下盡是灰塵,從何處起擦?又至哪結束?他怎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知道,楊文成所讓他擦的,卻是心中的灰塵。
《偈一》有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雖是佛家名言,其實修道亦是如此,心如明鏡,煩惱哀愁皆是塵垢,心不凈,道心何在?
過不多時,楊文成攜著大包小包回了道觀,正瞧見徐根愁容滿面的在三清大殿門窗之上擦灰除塵,將所攜物事放于院中,輕嘆一聲,自語道:“連我自己都看不透,他一個小孩又能懂甚么呢?罷了!罷了!”
走上前去,只見大殿之中貢桌案臺讓徐根擦得一塵不染,倒也頗為滿意,說道:“行了吧,不用擦了。”又伸手朝右首一間屋舍說道:“你將院子里的竹席枕頭挪去那邊房里,打掃一下,以后你便住那邊吧。”徐根依言去了。
這日下午,楊文成拿了本泛黃舊籍給他,隨后便自個去了道觀倚角屋舍。
徐根拿到書本,見封面書有幾個大字《野鶴觀觀規》,字為繁體,一見之下竟還認他不全。
回房后將書翻了一頁,首頁豎有十七個小字:如閑鶴在云,無拘無束。道心既存,不拘形式。仍是繁體,這還倒好,僅有個別不識,不過徐根終是年輕識淺,沒能理解這十七字是謂何義。
再揭次頁,當即愣住,只見那黃頁之上空空如也,沒書得半個字,繼續翻動數十張黃卷,發現全書除首頁十七字外再無一字,心中疑惑,正欲找楊文成詢問,又想:“既然沒字,那便是沒有規矩了?再說,這里就兩個人,又能有甚么規矩了?”心念至此,倒床便睡,望著陌生屋頂,不禁又回想起十一年來點點滴滴,只在悲泣之中踏入夢境。
一覺醒轉已是傍晚,天邊火云翻滾,天幕半邊暗藍,半邊火赤,雖美不勝收,卻留不長久,不多時便將入夜。徐根出門之后,覺腹饑難耐,又找不見楊文成,實不知怎生是好,想起晌午楊文成進去倚角一間房屋,便舉步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