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歸夏命侍衛取來一柄刀,道:“本王贈予勇士一寶刀防身,此刀長三尺,厚一寸,刃兩毫,乃東海精鐵所筑。我父被封為代王,與神鑄門關系極佳。此刀乃神鑄門的神兵利器。”
張賓打開寶箱,一刀一劍藏于其中。
張郁青看那劍柄有些熟悉,拔出一看不由大驚,那劍劍身古雅蒼黑,正是王毓的櫑具劍。
韓歸夏道:“怎么,大光明使相中此劍?只因購劍之時,賣家沒有劍鞘,只得用松木和皮革做了劍鞘。”
張郁青問:“大王,從何處購得此劍?”
“燕山腳下,居庸關外,雞鳴驛,那里是塞外與幽州交易之地。”
張郁青拜別,向雞鳴驛而去。
韓歸夏率部向彈汗山而進,那里是北宮錯所派的蘇陵部接應之地,黑夜之中,亭障外響起了喊殺聲,中土士卒以戈矛環刀櫓盾列陣在前,彀者和跡射持弓弩在后,迎接韓歸夏部落。幕南王庭的追兵來。
蘇陵喝道:“彀者,大黃弩!”
“彀者”乃陰山大營的特種部隊,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彀者個個雄壯,膂力能開六石強弩。即便如此,也須兩人合力才能操控彀者的秘密武器——大黃弩,彈汗山上安放了三十架大黃弩,粗弩自動鉤弦桿,將匣內的手臂粗的弩矢上膛,同時“牙”與“懸刀”自動復位,可連續發三矢!三百多步射程,三十多大黃弩同時發作,破空的粗弩將匈奴追兵貫胸穿腹,甚至連馬匹也被貫穿而死。
匈奴迅速有一批精銳的射雕者出現,向山頭射箭。射雕者,劍法奇準,將山頭的弩手一陣箭雨覆蓋,令弩手無法持續發弩。
雁門太守王恢喝道:“射聲營何在?”
射聲,尋跡而射,冥冥中聞聲則中之,因以名也。這時北宮錯的陰山大營最精銳的遠射部隊。六石弩的箭雨齊發,匈奴的青銅甲片根本阻擋不住,更何況大多數沒有盔甲。匈奴追兵嚇懵在原地。
射聲營則有重甲士,身披鐵甲胄,手臂皮鎧,高舉盾牌為射聲營遮蔽射雕者的利箭。匈奴悍不畏死者,僥幸能躲過大黃弩和射聲營的箭雨,沖上山頭,卻見刀刃傷不了陰山大營的重甲士,死在臨時搭建的矮墻外。
于此同時,善無塞的都尉任宏已經指揮床子弩襲擊匈奴骨鹿侯,幕南王庭的追兵大敗而潰逃,僅剩千余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