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嗣音則自右側而入,腰如束素,娉婷如竹,裊娜身姿,綽約逸態,輕盈如柳,靜女其姝。《詩經》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眾人頓時屏住呼吸,矚目兩位佳人大家氣質,絕世容顏。
揚州太守道:“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江淮之間撫琴者以北蘇南余并稱于世。今日斗琴,兩位佳人各撫一曲,諸位眼前的梅花籌,每籌百金,兩位絕世琴師得籌多者勝。”
蘇青鸞芊芊玉手輕揮,妙音悄聲,曲調氣疏韻長,悠揚流暢,旋律起伏,綿延不段。彈音似鴻雁來賓,極云霄之縹渺,雅音和鳴,倐隱倐顯,若往若來,回環顧盼,空際盤旋,息聲斜掠,繞洲三匝,此呼彼應,三五成羣,飛鳴宿食,得所適情。曲中有鴻雁飛鳴之相,清秋寥落之靜,風靜沙平之幽,云程萬里之爽,天際飛鳴之渺,既有鴻鵠之遠志,又有逸士之心胸。眾人閣上遠觀沙平水遠,意適心閑,聽音則得佳境幽思之深邃,美人江山之愜意。
余嗣音道:“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北風吹五兩,誰是潯陽客。鸕鶿山頭微雨晴,揚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試聽沙邊有雁聲。蘇姐姐琴曲賢淑靜美,靜中有動,盡述鴻雁回翔瞻顧之情,上下頡頏之態,翔而后集之象,驚而復起之神,乃是上古名曲《平沙落雁》。此曲乃太古之操,昔人不傳之秘,小妹甚為欽佩。小女子彈奏揚州舊曲,請蘇姐姐雅正。”
余嗣音輕撫古琴,琴聲頓起,若有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聲,旋律激昂、慷慨,有戈矛殺伐之氣。忽而平淡深遠,緩緩彈去,若不細細審之不知暗藏千種情緒。忽而激昂悲壯,若大江東去,玉山傾倒,叫人心潮澎湃。音起處風停云滯,萬籟俱寂,唯思緒滑動于琴盤,感慨流淌于心間,天籟回蕩于雅閣,佳樂裊裊如高山流水,琴聲錚錚如鐵戈金馬。
蘇青鸞道:“凄凄明月吹,惻惻廣陵散,其雄峨峨兮若泰山,其雅洋洋兮若江河。”
余嗣音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兩位才女遠遠相對而拜。
眾人更是拊掌如雷,瓊花籌如雨而下,查其數可得十萬兩。
鮑參召道:“情僧得聞仙音,可有詩詞否?”
那肥胖和尚道:
主人有酒歡閣扉,廣陵奏鳴琴上催。
半夜月照金陵客,一縷清風千古淚。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齊妃。
一聲萬里物皆靜,四座無言心若醉
白鶴奉令天上來,敢告仙子自此回。
情僧才思敏捷,眾人紛紛叫好。
蘇青鸞道:“多謝情僧賦詩。”
情僧道:“貧僧法號普凈,琴魔若是有閑暇可過江到虎跑寺一游。”
蘇青鸞道:“我和廣陵王立志游覽天下,江南三美事:游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定是一一盡覽。”
余嗣音道:“諸位,小女子聽聞齊魯孔家學府為首,河東麗正書院、嵩山嵩陽書院、洛陽集賢書院、成都墨池閣并稱于世,然我吳地物華人杰,揚州甘泉書院破敗,今日之所得皆用于修葺甘泉書院如何?”
東郭陽宗道:“姑娘所言差矣。甘泉書院占了我莊園地皮,如今破敗正是拆掉的好時候,修它作甚。”
余嗣音道:“廣陵厲王賜策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揚州恃強,三代要服,不及以正。祗祗兢兢,乃惠乃順,毋桐好逸,毋邇宵人,惟法惟則!《書》云:臣不作福,不作威,靡有后羞。王其戒之!六藝傳承,教書育人,乃千秋大計。”
“今日亢某所贈梅花籌皆為余大家的胭脂錢,為何余大家要與某做對?”
余嗣音道:“小女子行事向來我行我素,認定之事,赴湯蹈火也必然行之。”
東郭陽宗冷笑道:“左右不過是戲子而已。”
這時一名布衣書生,背上左刀右劍,邊行邊吟:
二十四橋邊,當壚誰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