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鐵掌幫的覆滅也不是李長青一人所為,
而是多方聯手的結果。
但有一點卻是事后復盤時大家所公認的,
如果不是襄川府城長街一戰,李長青詩詞鳴世大展神威,
將包括幫主裘千里,副幫主沈天梁在內的鐵掌幫核心高層近乎團滅。
一下子就將鐵掌幫最具威懾力的高端武力打掉大半,
把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展現在了大家面前。
就絕對不會有后面各方聯手蕩鐵云,平滅鐵掌幫之事。
所以說鐵掌幫是折在李長青手里一點也不夸張。
這如何不讓李長青聲名遠震?
再加上他之前一人破千軍,單騎敗靳寇的事跡,更增添了他的傳奇性。
而說到他的事跡,
就不能不提他作的鳴世詩詞了。
于是他的幾首佳作也隨之迅速在士林間傳揚開來。
先是從襄川府擴散到了荊湖兩道,
接著又從荊湖兩道向著整個大胤擴散開來,
李長青之名也開始從襄川府一隅之地,逐漸走向世人眼中。
湘江西岸,岳麓山腳,
清溪茂林之間,坐落著一座古韻典雅的千年庭院,
這里就是天下間鼎鼎大名的岳麓書院。
大胤王朝以文治國,最重文教,各種官辦私辦書院數不勝數。
但其中卻以四大書院最為著名。
即岳麓書院,白鹿書院,嵩陽書院和應天書院。
只因這四大書院不但歷史悠久,
建院時間都比大胤王朝建國時間還要久遠。
而且歷來英才輩出,
歷史上都曾出過圣賢人物。
即便如今,每家書院之中也都有著不止一位大儒駐院授書,
書院出來的學子英才更是遍布朝野。
無論底蘊,名聲,還是影響力,
都遠非其他書院可比。
可以說是無數文人學子做夢都想要入內求學的文道圣地。
只不過四大書院的門檻都不是一般的高,
沒有點足以稱道的真才實學,
你根本就別想進四大書院的門。
凡是能進四大書院求學的士子,無不是同輩之中的佼佼者。
這也使得四大書院的學子往往有著其他地方學子所沒有的一股傲氣。
岳麓書院作為四大書院中最靠近西南的一家,
幾乎匯聚了大胤西南幾道的文道精英,
平日里除非出身同為四大書院的其他幾家,一般外面的士子根本就不放在他們眼中。
然而今日卻大異往常。
“沒想到我們西南幾道,竟然憑空冒出這樣一位大才來。
一首將軍令殺氣沖霄,直令人熱血沸涌,差點讓我也生出棄筆從戎,投軍報國之心。
一首結客少年場行又讓我忍不住后悔昔日在家蒙學之時沒在武藝上用心。
不能體會一下那種少年俠氣,持劍橫行的暢快。”
“就是,以前還覺得身在岳麓書院,與諸位同窗論道,就已經是會遍了這西南半壁群英,
現在看來還是小覷了天下英雄!”
“可惜這里距襄川府有些遠,無緣與這等大才結識,真是一大憾事。”
“無妨,明年就是春闈之期,各地舉子都要進京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