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鏞心想完了,這條命要交待在這里了。他想到墻外等待的邢墭,可千萬別進來自投羅網。
那頭領吩咐小兵道:帶他去見堵王。
劉鏞大驚,自己家竟成了堵王黃文金的指揮所?
劉鏞悄悄回到自己老宅,向從后面進去看看,剛到家門口,被幾個埋伏在那里的太平軍擒獲。
在南潯鎮上,誰不認識劉鏞?
有人看到劉鏞被太平軍抓走,都嚇出一身冷汗。
劉鏞被帶到一處廳堂上。
劉鏞一動站在那里,心里有些忐忑。一直等了一個多時辰,才出來一位首領,只見他頭上裹著一塊深黃色的頭巾,一身藍色的戰袍,腰間一根金色腰帶,腿上一雙黑色靴子;手中提著一把寒光逼人的大刀,他就是太平軍駐南潯首領黃文金。
黃文金把大刀往椅子旁一靠,自己在太師椅上坐下來,就問:在下何人?
劉鏞連頭都不敢抬,說:稟報大王,良民劉鏞是也。
黃文金點點頭,說:那施粥棚和‘救助站’都是你辦的?
劉鏞低著頭說:良民只是提議而已,錢、物都是大眾之力。救苦救難乃我民族之大義,理當應該。
黃文金又點點頭。說了一聲:松綁!
幾個兵給劉鏞松了綁。
黃文金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接著又說:如今,我部現駐在南潯,我部將士,目前尚缺糧食,不知劉老爺有沒有解決之良策?
劉鏞說:在下良民一個,老爺不敢當。貴軍在此,以保一方平安,將士們饑腸轆轆,良民也于心不忍。請大王寬心,良民隨即去準備。
黃文金又說:劉老爺可以告知父老鄉親,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不必擔心受我部下傷害。
劉鏞雙手作揖說:謝大王。良民這就去籌集糧食。請大王放心,良民乃以信譽為重。
黃寶金笑著說:亮你也不敢。
劉鏞告辭黃文金出來。
看到劉鏞被‘長矛’抓去,毛發無損出來,有些膽大的也紛紛出來打聽。
劉鏞笑著說:沒事沒事。大家正常生活。該做事的做事,該開店的開店。
劉鏞匆匆來到‘盛記’米行董老板家。
由于兵荒馬亂,南潯鎮上基本上沒有人,董老板正在為囤積在鄉下親戚家的大米發愁。
見劉鏞進來,董老板起身相迎。
董老板說:劉老板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干?
劉鏞說:不知董老板最近大米行情如何,有沒有庫存?
董老板知道劉鏞不僅僅做絲綢生意,其他生意也做。他誤認為劉鏞是來推銷大米的。立馬說:劉老板,都是鄉里鄉親的,實不相瞞,這世道,大米有價無市,賣給鬼去,我正在發愁,還有2萬斤大米不出手,過段時間就要發霉了,那就一錢不值。
劉鏞笑著說:我正為此事而來。現在太平軍在南潯沒有大米。
董老板一聽太平軍要大米,連忙搖搖手。說:犯不著犯不著,大米賣給‘長矛’,錢拿不到不要說,‘偷雞不著蝕把米’。弄不好還沒有了老命。
劉鏞笑著說:這你不必擔心,米是我買的,錢我付。
董老板說:既然劉老板這樣說,那再好不過了,我還有庫存大米2萬斤,我也不想賺錢,原本價給你。
兩人商量停當,下午就發貨,交錢。
劉鏞告辭董老板出來,直接去了太平軍的駐地。
劉鏞對黃寶金說:2萬斤大米下午如數到。
黃文金驚訝地說:劉老板辦事效率如此之高,實為佩服。
劉鏞笑著說:那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
黃文金說:南潯的次序恢復往后還得有勞于劉老板。有機會還請劉老板引薦一下,南潯的其他大家,共謀南潯繁榮之大事。
劉鏞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