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還想崔我給你找個奶奶?”張順陵吃驚道。
“不,不是,是我想討個媳婦,給您生個胖重孫,您見識的人多,您幫我找個。”二石一天天看著爺爺老去,很是不忍心,除了操勞自己的學習,感覺他都沒有快樂的事,他想讓爺爺開心,想爺爺有生之年能抱上重孫。
所以也顧不上啥喜歡不喜歡了,能生個娃就行,還有他雖感覺學了不少真本事,可他在村里的地位并沒有改變,他不想繼續被大家說成二貨,更不想去過那光棍的生活。
“二石,男兒志在四方,不急!”張順陵看著二石已儀表堂堂,器宇軒昂,且心善如水很是欣慰,對他也更有信心。
他再也不是兒時調皮的孩子,無論大家對他的認識有沒改變,但他是確實變了。
當然續香火那是每個長輩期盼的,張順陵也不列外,他也盼著抱個胖重孫在懷里,享受天倫之樂,可不能因為這而耽誤了二石的前程,能有此心就足矣。
張順陵又語重心長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二石不解地看著爺爺。
“娶媳婦,那是需要花錢的,難道就準備在爺爺這樣的破屋?而你爸那屋還不如我這,這怎么對得起人家姑娘呢?人家跟了你,你就要對人家負責,要給得了人家幸福。”張順陵開導著又道,“好好努力奮斗幾年,爺爺記在心里了,幫你張羅著。”
二石在張順陵的教誨下又積極起來,同時對娶媳婦也有了盼頭。
不過,他雖很積極,可這在大家那世俗的眼里總不是個事,特別是在年輕人眼里,壓根就瞧不起他,因為這就是耍嘴皮子的事,最多混個溫飽,成不了大器,更富裕不了。
現在的年輕人遇事都從簡,那些老人遵循的規矩也慢慢被簡化,好多壓根就不再看風水走過程。
別說二石還沒有張順陵那本事,就是有,讓他每次都開始收錢,感覺也賺不了幾個錢,所以年輕人還是看不起他。
在這種環境下,他這二貨的帽子不但沒甩掉,相反又戴得更緊了,也就沒有人幫牽線做媒,沒有姑娘愿意跟二石接觸,更別說像其他年輕人談情說愛了。
二石看到這樣的局面內心難受,他想改變,可曾經一起玩的伙伴,都已上了大學,那拖著行李箱,背著挎包,甚至身邊還有漂亮的女友,真的是太羨慕人,而自己呢,好像啥也不是。
他開始懷疑自己,甚至特別自卑,有時同學遇到他想跟他多聊幾句,他卻急匆匆地走了。
他很想問問外面的情況,因為爺爺欲安排他外出闖蕩了,可又不知道如何開口,甚至嘴像縫了起來,結巴得說不出話,于是并一個人關在家里。
關久了他又特別恨自己,感覺這些年啥也沒有學到,雖跟爺爺學了很多知識,悟了很多道理,可面對大家根本用不上,所以他又會恨爺爺當初沒有把他綁著送進學校。
他非常想再認真學習一遍,跟大家一起走進大學的校園,再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張順陵看出了二石的浮躁,他知道這是二石成長中逃不掉的,也只有經歷才能很好的去蛻變,他想幫二石蛻快點,同時把他內心的虛偽也褪去。
他被浮躁蒙蔽了雙眼,被攀比遮擋了心靈。他的世界觀里還沒有清晰的人生價值,或壓根就沒有悟懂人生的意義,就想著戀愛,想著隨大流。
可真正的大流是啥,他并不清楚。
張順陵看著不成器的二石訓斥道:“沒有心系蒼生,沒有為民而生的概念,何談奉獻自己,幫助他人,何談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丟了這個大流,妄為做人,枉來此生,妄為我的孫子!”
二石被醍醐灌頂,慚愧在那。
當然張順陵這也是在訓斥曾經的自己,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曾在這里面走了很多彎路,甚至深陷其中,徘徊不前。
所以他想幫二石早點走出人生的第一個困境,幫他蛻變。
這也是不想他早婚的原因,因為他曾就吃過這個苦,為此懊悔了一生。若一點都沒為對方著想,就顧著自己,談何給對方美好的未來,談何婚姻幸福。
“二石,路是自己選擇的,要吸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教訓!另,此路已選,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麻木攀比,終會迷失自我。學是為了所為,只有懂得奉獻,樂施好善才可以為人,為可為之人,故學啥不重要,如何學以致用,做可為之人才重要!”張順陵說著又諄諄道:“龍困池,但非池中物,這農村就像那淺淺的水池,只要穩住心,注重修養,潛龍終有騰淵時。”
二石一知半解,瞇著眼睛并睡著了,他希望能像以前一樣,睡一覺就自然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