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突亂,魚漂不斷跳動,而朱允炆卻沒有收桿,直至魚漂安靜地浮在湖面,魚兒脫鉤而去。
“宮中還有多少宦官、宮女受罰過”
朱允炆詢問道。
顧三審喉結動了動,低頭道“據排查,尚在宮中的還有一百三十五名宦官,三十四名宮女。其中有五十二人為洪武九年至洪武十四年間入宮。”
朱允炆微微皺眉,收回魚竿,拿著空了的魚鉤,重新上了魚餌,拋了出去,道“可有掌控二十四衙門與六局之人”
顧三審猶豫了下,點了點頭,道“有。”
“何人”
朱允炆目光一冷。
顧三審嚴肅地回道“御用監少監王鉞,御馬監少監劉堪、司禮監”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這些人自己都見過,若是他們欲圖不軌,那機會確實多的是。
只不過有些人不太可能以下犯上,比如王鉞,此人侍奉太祖時就任勞任怨,在宮中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幾十年才爬到少監位置,而且此人是有兒孫的,他不可能不考慮家人。
需要說明下,有些太監是未成家時閹割,自然沒什么天倫之樂。但有些太監,那是成家之后,因為某些原因凈身入宮,人家是有直系后代的,比如朱祁鎮戰神第一功臣王振。
朱允炆伸出手,接過冊子,翻開看了看,說道“將丘賀放回神宮監,將消息傳給這些人,看看其中是否有人異動。另外,加緊對這些人的排查,特別是有機會接近朕與皇后,有機會出宮傳遞消息的人”
顧三審連連點頭,剛想施禮走人,安全局薛夏匆匆趕來。
“皇上,衍圣公薨。”
薛夏簡單扼要地匯報道。
朱允炆對這個消息并沒有多少意外,前兩日安全局千戶龐煥已經發來急報,不僅說明了孔訥的病情,還將自己封鎖府衙的事作了解釋。
既然出現了至關重要的人物,事情出格一點也沒什么。
朱允炆并沒有責怪龐煥,而是命令他務必抓到紅樓沫兒、廣袖與佛母,同時命令湯不平速速完成東昌調查,統攬山東安全局分部,與龐煥一起布控抓人。
衍圣公死了,朱允炆不認識他,犯不著為他哭,只平靜地說道“將消息告知內閣,由內閣安排吧。”
文官處理這種問題得心應手,實在是不值得在這方面浪費精力。
從宋禮與安全局的奏報來看,山東亂不起來,原因很簡單,民工與匠人皆是人心穩定,白蓮教雖有所活動,想要挑動民工、匠人對朝廷的不滿,可沒有多少效果。
績效管理帶來的“利益”,每個民工與匠人都可以看得到,相對什么彌勒口號,空口白話,這些人更愿意多存點錢,白天忙著干活,晚上哪里有力氣聽你們瞎嚷嚷,有時間還不如多睡會,早點起來干活。
鼓動不起作用,陰謀剛剛開始,就被龐煥給嚇得跑路,實在是一群沒膽量的小賊。
顧三審與薛夏離開后湖,途中薛夏問道“龐煥在文書中提到山東安全局分部在追索白蓮教徒的過程中,于青州府附近損失了五個兄弟,此事是否需要報告皇上”顧三審微微搖了搖頭,道“先按安全局撫恤標準處置,待年終時匯總告知皇上吧。外人不知道,你我還不清楚,皇上心性善良,對軍士尤為看重,一有損傷,就免不了暗自傷懷。你忘記了一日三旨的事了”
薛夏微微搖頭,一日三旨的事自不可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