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是一門學問,不鉆營清楚很難搞定。比如這里有道數學題
搞定知縣需要一百兩,搞定知州需一千兩,搞定知府需要五千兩,搞定布政使司需要一萬兩。
問,這一萬兩誰出
首先,知府自己是肯定不出的,他會找知州要,知州也不會自己掏錢的,他會找知縣要,知縣打開錢袋子一看,一把辛酸淚,可下面已經沒人了,總不能找主簿、衙役要錢吧,來年還得指望他們跟著干活呢。
找誰
士紳大戶
百姓
不,是士紳大戶和百姓,外加透支財政。
上面說,這件事難辦啊,得加錢。
知縣衙門還是留著一些錢財維持正常運作的,現在也顧不得了,官途要緊,什么明年的維穩治安經費、賑災經費,糧食經費,統統拿出來。
實在還不夠,讓大戶門出,不出,來年你試試后,有的是理由找你們麻煩,百姓也得出,一家出十文錢,都夠多少了
大朝覲的背后,往往伴隨著一堆污濁。
不過也好,在安全局逐漸沉入州縣一級的情況下,這些動靜自然而然也送到了京師,誰收了錢,收了多少,什么時候送的,哪只手接的,藏在了豬圈里還是床底下,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這筆賬本,朱允炆沒給吏部看,原因也不單純是保密,而是這份賬本現在只有上冊,下冊還沒開始寫呢,等這些官員入京之后,下冊才開始動筆
現在安全局也好,安全二局也好,已經不再以古今、公子、白蓮勢力為主了,雖然還沒有抓到古今,白蓮教的佛子唐賽兒也沒找到,但這已經不是主要的矛盾點了,官吏問題,才是關系更廣,分量更重的問題。
朱允炆給安全局的命令,那就是盯著入京的官員,看看他們到了京師之后,找誰吃了飯。至于送沒送禮并不重要,答應人家吃頓飯,就是沖著好處去的
當然,京師吃飯的地方實在是多,安全局人雖然不少,也不能全部都盯著人家吃啥去,重點還是放在中高檔酒樓、青樓還有各地在京師設置的會館里面,至于街邊的燒烤攤,大排檔之流的,不盯著也不礙事,就沒幾個官員請客會請到小吃街的
自從十二月四日開始,陸續有外國使臣進京,先來的還是占城國,使臣是老熟人耶嘉僧遠,只不過耶嘉僧遠從主使成了副使,一個名為孫子布的家伙擔任了正使。
這個名字有點費爺爺,但不管怎么樣,這是人家的真名。
孫子布帶來了一個占城國的“噩耗”,羅皚去世了,接替羅皚的是阇耶僧伽跋摩五世,嘟嚕了一大堆,會同館的人翻譯過來叫“占巴的賴”。
朱允炆有些可惜,羅皚是一個相當強勢的人,要不然也當不上國王了,他活著,安南胡氏對占城還有些顧慮,現在他死了,又出來一個占巴的賴,看名字是有點賴,也不知道有多少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