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紳的父親名為王祎,是一帶忠義名臣。
洪武五年,王祎奉命前往云南招諭元朝梁王把都歸順明朝,王祎的工作很出色,說服了把都,可就在把都準備簽下投降合同的時候,元朝其他殘余部隊找到了把都,殺害了王祎。
王祎死時,王紳只有十三歲,之后母親傷心過度,也走了,但在臨終之前,囑托王紳一定要遵從父親的期望,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王紳答應了母親,并憑借著頑強的毅力活了下來,并努力讀書。后來,王紳去找了父親的好朋友宋濂,拜宋濂為師。
宋濂什么人
那可是明代初期的大學問家,朱元璋極為敬重的儒學大家,太子朱標的老師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紳還是朱標的師弟。
宋濂極是器重王紳,悉心教導,而王紳本身也極為刻苦,成為一時俊杰。后來宋濂又收了個弟子,名為方孝孺。
沒錯,王紳還是方孝孺的師兄。
雖然方孝孺大王紳三歲,但兩人互為知交。
如果按照這個路線發展,王紳很可能會在方孝孺掌權之后,成為建文朝堂的重要人物。很可能,王紳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就去了四川成都。
原因有些奇葩,因為成都有一個蜀秀才藩王朱椿,聽說了王紳大名,讓人帶了錢財書信找王紳,并將文書遞給了朱元璋,希望讓王紳到成都府學當訓導。
朱元璋沒意見,王紳更是欣然答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四川距離云南很近,而他的父親王祎死在了云南,一想到母親死之前悲傷與絕望的樣子,王紳就曾發誓,一定要將父親的骸骨帶回來與母親合葬。
朱椿知道王紳的事之后,給他資助,讓他去云南了愿。王紳從成都到昆明就用了三個月,可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年,想找一個人的遺骸該多難。
王紳找了很久,問了很多人,最終只找到了一個亂葬崗,墳頭無數,早已分辨不清楚誰是誰。王紳捶胸頓足,哀嚎大慟,撰寫了著名的滇南慟哭記。
王紳認為自己沒有找到父親的遺骸,是一種罪,對不起父親,也對不起母親。現在御史周昌言說自己“不配為人之子,君之臣”,如一把刀子,直插在了王紳的心頭。
王紳死了,死得很是突兀。
在朱允炆的計劃中,原本想通過王紳之手,拉開掃盲大教育戰略的序幕,可現在這個人走了,給尚未規劃好的“教育戰略”蒙上了一層陰影。
朱允炆自是有些憤怒,但眼下不得不考慮另尋他人來支撐教育戰略,試點掃盲,推動教化。
王紳死了,御史周昌言恐懼了,是真的害怕到了極點。
按照周昌言的打算,也就是過過嘴癮,攻擊下王紳,僅此而已。現在王紳死了,但王紳的朋友還活著,比如師弟方孝孺,比如蜀王朱椿,還有內閣解縉,國子監楊士奇、李志剛等等。
方孝孺率先發難,跑到了都察院指著周昌言的鼻子大罵,說他是“比汝畜生,畜生尤感恥辱”,這就是畜生不如了
朱椿與王紳是故交,這段時間沒少在一起喝酒懷舊,可好好的一個人突然沒了,朱椿能不難受嗎雖然現在朱椿是一個閑散藩王,但其能量還是有的,直接對外放話,要查周昌言十八代,錢都準備好了,只要是他的把柄,一個把柄一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