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不少人在周昌言門口晃悠,也不知道是誰神通廣大,沒過兩天,竟去蜀王府用驢車拉走了一千多兩錢鈔,據說驢車是去了羊市橋。
楊士奇、李志剛得到消息,更是接連上了三天的奏折,彈劾周昌言十大罪,最要人命的,就是貪污,周昌言貪污的也不多,六十二兩,放在洪武年間足夠砍頭了,但現在是建文朝。
朱允炆并沒有對周昌言痛下殺手,雖然他用心歹毒了一點,但歸根到底,還是王紳心理素質有些不過關,身體還可能有點心臟病或腦溢血之類的,才會在短時間內走了。
但周昌言這類人是別想留在京師了,他還沒等觀看大朝覲的風光,就被朱允炆發配到了貴州的龍場驛,估計他也不可能活到王守仁的時代了,先去打打底子,修點房子也好。
王紳死了,周昌言走了,然而圍繞著京師初等學院的爭論別沒有結束,這件事需要一個定論。
朱允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依舊是有些流氓。
先問百官,誰認為女孩家不能讀書識字的
好了,挺多,四十多號。
那就辛苦大家看一場戲吧,朱允炆以皇后的名義,召這四十多號官員的女眷入后宮赴宴,老娘、老婆與女兒一并都請了,皇后在宴會之上拿出紙筆,讓所有女眷留個吉祥話,祈禱大明來年昌隆。
之后,朱允炆收到了厚厚一疊紙張,丟給了反對的官員,就問一個問題,一個個張嘴閉嘴就是女子不能讀書識字,無才便是德,為何你的家眷識字,字寫得還不錯,還有些用了對偶句,挺有才啊。
作人都虛偽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事實上,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思想在大明也很流行,但是各位,這句話可不是說女子文盲便是德。
無才和文盲,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貴族官員家的女兒,通常并不都是文盲,女兒家也是需要識字的,要不然女戒誰來看,誰來讀,男人嗎
男主外,女主內,不識字怎么主內
連個賬本都看不懂,連個名字都不會寫,怎么個主內
事實上,別說是官員,就是一些商人士紳,也毫不避諱自家女兒讀書識字。而后宮中的女官,也有不少有學問的,書記功過、記錄財帛、掌管寶璽和書籍圖冊,這些沒文化底子怎么做
女兒家不能讀書識字,那純碎是胡扯。
解決了女兒家能不能識字、讀書的問題之后,就必須解決女孩子能不能進入學堂,和男孩子一起讀書的問題。這個問題有點麻煩,但朱允炆還是解決了,就一句話
你母親、你老婆、你女兒是誰教會讀書寫字的
先生。
沒錯,就是先生。
很多人為了自家孩子的教育,通常是請先生上門教學的,雖然閨女不能出門見人吧,但能見先生,能還自己的兄弟一起聽聽課,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