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兩
朱允炆看著宋晟,一臉無語,讓你去養一兩萬戰馬,不是讓你去養幾十萬大頭兵,憑什么要這么多錢
宋晟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文書。
朱允炆接過文書,仔細看去,這才發現眼前是一個無底洞,而自己正在往這個無底洞里面跳
養馬,難嗎
不就是弄點草,跟養牛、養豬差不多嘛。
這是朱允炆最初的認識,然而,卻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認識。
宋晟的文書,徹底打碎了朱允炆對養馬問題的認識,也終于明白過來,弼馬溫那個官雖然不大,但很可能是很有錢,很有權,很風光的一個官
大明缺戰馬,不少朝代都缺戰馬,想盡辦法弄馬政,但真正有起色的卻不多,究其原因,只有一個
養馬難,難于養七個娃。
認為養馬簡單的,都是天真的想當然。如果養馬只是弄個馬廄,一天伺候草料就夠了,那這馬或許能活著,但基本也廢了。
首先,養馬需要馬廄。
馬廄的位置不是隨便選擇的,空間大小,溫度狀況,光線狀況,空氣流通與否,地面起伏度,周圍環境,排水設施,這都需要考慮。
其次,馬很嬌貴,需要精心照料。
這里的嬌貴,指的是馬的腸胃,而非皮囊。
精心到什么程度
賈思勰在齊名要術中就曾介紹了飼養馬匹的技術“食有蘭芻,飲有三時”。
明代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三飲三喂”的飲飼方法,包括什么時候少喝水,什么時候喝一點水,什么時候喝飽水,都有規定,不是說什么時候想起來,什么時候去喂,也不是每次都讓馬匹喝飽的。
在飼料選用上,更需要用心,春夏需選擇性清涼的飼料,如大麥或苦蒿、綠豆、豌豆、黑豆、紅豆秋冬需要熟料,煮豆以助其溫
對了,你吃三頓飯,馬也是要吃三頓飯的,如果馬匹瘦不起膘,還得多用精選的豆子喂養。
吃喝的問題解決了,還需要解決放牧的問題,春天需要到山野跑,還需要喂點豬膽汁,讓其有精神,夏天還需要到河邊洗澡,不能中暑,秋天需要“凈除廄污,熏燥蚊虹”,冬天也得注意別太冷了。
對了,如果是懷孕馬,更需要精心照料,先須吃草,后方可飲水,不許喂養喬麥秸,黍瑯、雜糧,需要吃好的,每日安排人照料
一天還要帶馬跑二三十里,以鍛煉其腳力。這樣一看,這不是照顧馬,這是照顧媽寶啊。
其三,養馬花銷是真的大。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不說人工成本,就說吃的成本,就不是誰能輕易承受得起的。以豆類、麩皮、谷物雜糧為主的精飼料,以草類為主的粗飼料,還得補充一些礦物,比如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