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繼續留在這里,應及早返回京師,將這些情報告訴皇上與朝廷。”
駱冠英喊道。
沈偉、趙世瑜等人并沒有反駁。
雖說船隊返回京師最快也需要一年,但帖木兒與巴耶塞特的戰斗怕還沒有打響,等他們打完,帖木兒沿著七千里路回家,然后準備東征,想來一年是不夠的。
“回家吧,將士們出來的時間也夠長了。”
張玉對鄭和說道。
鄭和沉思一番,在這里繼續等待,不知道帖木兒與巴耶塞特的戰爭什么時候分出個勝負,空耗時間,而且天方國距離戰場還遠,等收到消息后,帖木兒估計都在班師途中了。
回家,現在就回家
鄭和傳令“兩日后返航”
“遵命”
眾人連忙去準備。
需要采購貨物的采購貨物,需要儲備淡水的儲備淡水,在岸上溜達的馬匹、麒麟也該上船了。
忙碌的船隊,歸家的心情。
鄭和凝望著天方,自己來到了這里,觸摸了圣石,洗滌了靈魂,剩下余生,就是報答這個時代,一個由朱允炆親手拉開的大航海時代
更重要的使命嗎
鄭和將目光投向了一艘艘大福船,投向了一個個將士,他們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下南洋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下西洋的,經過了一年多的錘煉,生與死的打磨,他們已經成為了合格的船長,水手,水軍
回家吧。
家雖然遠,但之后的每一程,都將是越來越接近家與國。
高高揚起的大明旗幟,成為了無數人的心靈寄托,只要看著隨風擺動的日月旗,就知道,腳下是大明的船,身旁是大明的同袍。
不孤獨,但思念。
建文四年,正月十日,鄭和率水師船隊自天方開始返航,船員激動,偶爾會在海上傳出幾聲返祖的叫聲。
幾乎在同時,朱允炆一身常服,邁步走入了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楊士奇率眾多迎接,開始了大明有史以來,第一次高規格的教育集議,這一次集議,將決定了建文乃至大明未來的教育綱領、路線與目標。
教育革新不容易,推動教育發展也不是僅僅投入錢財與師資的問題,有些問題不解決,啟發民智、掃盲除愚昧,就是空幻。
朱允炆不喜歡空幻,喜歡實在。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