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府學、縣學缺乏儒師之外的訓導,這一點朕是知曉的,可天下府學、縣學如此之多,一時之間朕也無法找尋如此多的良師充入地方。國子監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大犧牲,一些原本官途光明的監生,尚未肄業就被朕送到了地方,這里坐著不少國子監的監生,他們是知曉的。”
朱允炆認真地回答著徐厚識的問題,繼續說“為了緩解這個問題,朕與內閣、禮部、國子監官員商議過,當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國子監作為最高學府,待學子府學肄業之后,進入國子監,以國子監引導學子研讀更高學問。也就說,社學、縣學、府學、國子監,這是四級制。”
“府學學子取得舉人資格者,可選擇不入國子監,直接參與科舉考試。若其文史功底高深,才智一流,朝廷依舊會破格錄取為進士。但朕以為,多花上三年時間,博覽其他,開拓眼界,于塑才,朝廷選才,用人,是有幫助的。徐先生以為這樣可妥”
徐厚識等人聽聞,也算是聽明白了,朝廷在教育路線上,已經設定了四級制,允許在三級的基礎上魚躍龍門,也可以在四級基礎上蹦入龍門。
“臣知曉了。”
徐厚識坐了下來。
陜西西安府訓導孫長威起身作揖,言道“臣乃是西安府藍田訓導孫長威,藍田學堂修建于元初,百年來早已是破敗不堪,縣學屢屢求助于知縣衙門,卻只有杯水車薪,臣曾走訪多地,陜西縣學學堂,多是陳舊建筑,破瓦涼風,夜觀明月,臣請朝廷可以想辦法,修繕學堂。”
朱允炆示意孫長威坐下,然后看了看左右“朕沒想到,今日還有伸手要錢的,應該把戶部尚書夏元吉也喊來熱鬧熱鬧。”
“皇上,臣在呢。”
人群后冒出一腦袋,夏元吉站了出來。
朱允炆眼前一亮,道“來得正好,學子讀書,總不能連個好的場所也沒有,戶部能不能撥付一些款項,專資學堂修繕與營造”
夏元吉有些為難,現在的大明朝還沒富裕到能翻修所有府學、縣學、社學的地步,尤其是一些發展落后的地方,別說縣學了,就是知縣的衙門也是破爛的,下雨天就在下面放個盆子接水,這都不是什么新鮮事。
“既然事關教育,臣當量力而行,今年在財政討論時,會優先考慮在這方面劃撥更多錢糧。”
夏元吉只好打了個太極。
朱允炆擺了擺手,直言道“朝堂的話術就不要用在國子監了,直接說吧,今年戶部能支持修繕多少學堂,新建多少學堂”
夏元吉額頭有些冒汗,早知道有坑就不來了
沒辦法,皇上讓表態,那就只好挖肉了,夏元吉開口“臣一時之間也無法評斷,但可以給大家透個底,一年內,修繕三百學堂,新建五十學堂是沒問題的。”
朱允炆搖頭“據朕所知,問題學堂的數量不低于八百,主要是縣學與社學。這樣吧,戶部今年最低修繕六百學堂,新建一百學堂,兩年內完成所有問題學堂修繕。不要賣苦,干活不需要戶部,你們只需要出銀子即可。”
夏元吉無奈,錢是有定數的,修繕耗費的錢也不在少數啊。
眾人見此,感動不已,紛紛起身行禮。
朱允炆讓眾人安靜,道“修繕學堂,本就是朝廷應該所為,不算什么功勞,無需如此,繼續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