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中秋。
按建文制,府衙官吏可以在這一日休沐,陪伴家人,共賞明月。
京師景仁宮。
賢妃看著侍女收拾好了箱籠,陷入回憶之中。
自洪武三十一年初入東宮至今已有四年多,自己還沒有回過家,父母也沒有來過京師。
一來是不希望父母家人來京師,以免因為皇親的身份飛揚跋扈,招惹禍端,二來出身家庭本就是尋常人家,安守一方,很少遠行。
雖是如此,但自己與家人的聯系并沒有中斷過,每年會有四五封書信往來。去年鳳陽旱災,五河縣也是受災區,好在朝廷應對及時,老天開眼,旱災沒有持續太久。
眼下得圣恩,要走出這重重宮闕,回家省親,這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福氣。
“你們仔細檢查下,莫要有遺漏。”
賢妃吩咐。
這一次省親可不是淑妃回句容時的低調,而是高調回家,相應的禮儀自有內宮禮官負責,所帶物品也需幾番挑選,不僅要確保質量,就連數量上也不能出問題,該八個的只有七個,就是違背禮制。
就在賢妃差不多準備妥當時,在坤寧宮的皇后馬恩慧有些犯難起來,桌案上擺放著一份圣旨,沒錯,就是圣旨,而內容卻只有一句話
朕在揚州等你。
在朱允炆離京之前,馬恩慧就清楚自己沒辦法離開后宮,皇上北巡,多少可以說是視察民情,自己一皇后跟著北巡算什么
再說了,后宮里事也不少,太后那里需要有人請安,一應內務需要批復,一干生意需要核賬。千頭萬緒,沒人管著怎么行。
可馬恩慧還是低估了朱允炆的決心,當朱允炆看到馬恩慧想要出行卻又不得不妥協留下來的時候,就決定帶她北巡。
誰規定皇上巡游只能帶妃子的
皇后母儀天下,出來看看自己的子民與孩子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想當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馬秀英還住在軍營里,給許多軍士縫補衣物呢。洪武二年秋天,朱元璋巡視蘇州,隨行所帶的人正是馬皇后。
朱允炆擔心馬恩慧不愿出行,特意寫了一份圣旨。
馬恩慧感動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倉促之間沒有任何準備如何出行一干事還沒處理妥當,一旦外出,后宮的事怎么處置
呂太后親自到了坤寧宮,不僅帶來了馬恩慧出行所需之物,還拉著馬恩慧的手,一臉疼惜地說“這多年來來,你算是最辛苦的一個,眼下國泰民安,皇上難得有機會出宮北巡,你在身邊照料也是應該的。”
馬恩慧有些擔憂“太后,我若出京,這后宮諸多事就要擱置下來,怕會影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