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潮災什么潮災”
朱允炆不解地問。
田老四哭喪著臉,有些痛苦地說“兩淮各鹽場瀕臨大海,其海水自料角嘴引入各鹽場。一旦海水倒灌,潮水反過來淹沒鹽場,那待在河堤后面的灶戶都會被淹死洪武二十七年,死了四百余人,三十一年,死了三百余人,建文元年,死了六百余人,建文三年,死了一百余人”
“這么多”
朱允炆難以置信
洪武年死了人也就死了,那時候朱允炆還沒有主持朝政,不知道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建文元年死了六百多,三年死了一百多,這七八百人死了,自己是一個消息都沒聽到
朱允炆將目光看向夏元吉與楊士奇,楊士奇很無辜,自己管的是國子監,吃飽了閑得慌也不會去問鹽政的事,夏元吉也低下頭,自己是管戶部的,天下賬務,不管鹽場的事。
要算賬,應該找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具體來說,就是找都轉運使丁初晨,不過這個人已經在揚州被砍了腦袋
朱允炆憤怒不已,感情自己就是個聾子,什么都沒聽到
見朱允炆要暴走,楊士奇連忙說“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朱允炆發了火“他們不是羊,這里也不是羊圈去,把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官員都給我叫到這里來,無論大小,都給我叫過去”
湯不平連忙答應,轉身就走。
跟在一旁的巡檢王昌差點跪了,這事情似乎有些大啊。聽說丁初晨已經被殺了,這還不打算放過其他人,帝王一怒,伏尸多少里
朱允炆冷冷地看向王昌“海潮的事為何沒有人上奏是鹽課司的意思,還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意思是誰掩蓋了消息”
王昌再也忍不住,跪了下來,求饒“臣不知情啊。”
朱允炆環顧周圍,如此多的百姓衣不蔽體,生活毫無保障,但他們卻保障著大明,守護著國運之基
大明虧欠他們太多太多
“每一個鹽場的灶戶都是如此嗎”
朱允炆痛苦地說。
王昌點了點頭“大致差不多。”
朱允炆走向一處高坡,看了一眼落日,到“讓所有人都停下來吧,今晚上不煎鹽。”
王昌猶豫了下,對田老四說“你還愣著干什么,讓所有人過來啊,今晚上都不要點火煎鹽,都來這里”
田老四忐忑不安,說“可使不得,煎鹽都是在晚上,若晚上不煎鹽,這個月的份額定是無法完成,到時候大家就會吃鞭子”
朱允炆看向夏元吉,夏元吉明白,上前一步,厲聲道“告訴大家,大明建文皇帝親至丁溪鹽場,今夜不煎鹽,有什么苦,有什么冤,都來這里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