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學習的是辯證思想,多個角度看問題,對于衍圣公府和孔子,從來是分開看的。
沒錯,衍圣公府在古代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說他們是漢奸、垃圾并不為過,這也是鐵證如山的事實。
但這一切都和孔子本身是沒多少關系的,不能因為孔子的子孫太喜歡當孫子,就把臟水潑到孔子身上。
事實上,自漢至明,歷朝歷代祭祀的是孔子,推崇的也是孔子,至于衍圣公府或孔府的人,說好聽點給他們官位、地位是為了招攬民心,說不好聽點,就是讓他們好好給祖宗看墳守廟,順便學一學孔子的學問,只可惜,這群人沒出去周游過,只沉淪在享受中,誰給他享受,他就把頭低給誰。
用后世的話就是,有奶就是娘,有錢就是爹,至于什么名聲,氣節,骨氣,道德,通通都是排放物。這些評價對歷史中的孔府人家來說,絕不是朱允炆感性的發泄,而是理性的現實。
朱元璋是打心里鄙視衍圣公府的,尤其是一想到衍圣公府曾經建議元朝早點把紅巾軍干掉的事,更是討厭衍圣公府,所以在招降衍圣公的時候,根本沒給對方面子。
但朱元璋也十分清楚,衍圣公的面子可以不給,但孔子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相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盡禮,修其祀事。”
“孔子之言,誠萬世之師。”
“孔子明帝王之道,以教后世,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綱常以正,彝倫攸序,其功參于天地。”
這是朱元璋的原話。
衍圣公沒什么用處,可孔子的教化之力,倫理綱常,對于大明的統治是必須的,朱元璋大祭孔子,甚至在洪武十七年下旨天下所有讀書人通祭孔子,出發點就是維護王朝統治。
既然要祭祀,就不能不提孔家,衍圣公府。
朱元璋在南京祭祀孔子好多次,但還真沒跑曲阜祭祀過,至于原因嘛,不好說,但朱元璋確實派遣官員至曲阜祭祀孔子,甚至為了表明朝廷對孔子的尊重,不僅花錢修了曲阜城墻,還給老孔家修了衍圣公府,沒錯,衍圣公府是老朱在洪武十年下旨修的。
但這些行為,只是為了收買人心,并不意味著朱元璋真正的器重衍圣公府,一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朱元璋雖然承認了衍圣公,但不給其官職,除了曲阜知縣
要知道衍圣公在元代可是世襲公爵,官至秩二品,有禮部尚書和侍御史等實職,到了明洪武朝,也就只剩下了虛職公爵和七品知縣。
夏元吉讓衍圣公府的看護通報京師有客前來,然后對朱允炆介紹著“在孔夫子走后,其子孫世代都居住在廟旁守廟,看管孔子遺物,只不過之前孔府錯落無章,太祖爺下旨營造衍圣公府,這才有了眼下的九進庭院,前為官衙,三堂六廳,后為內宅。”
朱允炆平和地點了點頭,這里雖然與后世差別不小,但整體布局并沒有太大改變,隨仆人引入,迎面就是二門,平時人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多數只有帝王來的時候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