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運輸糧食太難了,打一次就得喘個幾年。
不打
那可是大明的西域
強撐著打個三次,哪怕是每次都打贏了,國庫的家底是不是也徹底掏空了
距離太過遙遠,遠離朝廷核心,如果什么都不需要朝廷了,那他們會不會想都不需要你了,我還要你干嘛
糧食,應該作為一項戰略物資,作為一個控制西域安危的工具。
而一旦決定這樣做,就意味著朝廷必須每年都耗費大量的人力去走上幾千里的路,期間還要穿過數百里的沙漠運輸糧食。
為了政治目的,為了絕對安全,不讓西域擁有足夠自給自足的糧食,農業,是符合大明王朝根本利益的,至于運輸途中死去的百姓死活,似乎是可以不計較的。
楊士奇看向朱允炆,只見朱允炆正盯著西域的沙盤,命人將朱棣提出的衛所布置呈現出來,仔細思考著,對解縉、楊士奇等人說“糧食的問題西域必須自己解決,朕不可能一直征調民力,如此運輸下去,百姓疲憊不堪,民怨四起,到時又要出多少白蓮教徒”
“皇上”
郁新連忙喊道。
朱允炆擺了擺手“放心吧,西域衛所軍士將和舊港軍士一樣,都采取輪戍的方式,不帶家眷。考慮到西域路途遙遠,輪戍困難,五年一換。”
“如此的話,倒也無憂。”
郁新釋然。
軍士可都不是光棍,大部分都有老婆孩子,衛所制不就是一家人跟著。如果采取輪戍方式保護西域,很難出現武將野心滋生,引起軍隊反攻中原的問題。
他們的家人在內地,就相當于人質。有多少人會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野心,將自己的妻兒送死調查下造反與參加造反的,大部分都會先安頓好家人。
朱允炆敲了敲桌子邊緣,有些凝重地說“雖說輪戍可以解決潛在的隱患,但留多少兵力在西域依舊是個難題。眼下朝廷已沒有多少力量再次支援西域,若真留八萬多軍士,恐怕很難支撐兩年。”
軍屯需要時間,莊稼需要時間,西域恢復人氣也需要時間,兩年,朝廷未必能支持兩年啊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