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光揉了揉肩膀,看著一旁沉重的神機炮,頗有些無奈。
為神機炮定制馬車沒問題,戰馬拉神機炮也沒問題,但問題是神機炮還是太重了一些,耗費戰馬體力太大,無法行遠。
若是戰馬馱載軍士的同時拉神機炮車,那戰馬一日恐怕走不了八十里,更無法在關鍵時候快速突進。
若為了突進、追擊放棄拖拽的神機炮,結果不還是一騎兵嗎
至于雙騎配置,這也是個問題。雖說京師戰馬數量增加不少,還遠不到雙騎兵的時候。再說了,雙騎配置是為了遠程奔襲準備的,為了戰馬可以得到輪換休息,騎炮兵營雙騎怎么個雙法,身下戰馬累了,你忍心換拉了一路神機炮的戰馬接著騎
根本無法輪換戰馬,除非三騎配置,但這又是不現實的。
楊烽火走了過來,拍打著神機炮的炮管,對高忠光說“原以為騎炮兵營簡單,可操作起來真不容易,我們甚至還沒有弄清楚什么是騎炮兵。”
高忠光擦了擦汗,舔了下干裂的唇“是啊,騎炮兵,簡單說是騎兵與炮兵結合,可怎么結合即能保證攜帶火器,還不失騎兵的機動、速度。”
換源a
宣青書看著眼前的大鐵疙瘩有些發愁“之前在國子監數學院里,聽過一堂課,先生說但凡問題看似無解時,都意味著存在最優解。我們也需要摸索平衡,找到最優解。”
劉啟夏敞著胸懷,大大咧咧走了過來“還得看二炮局那些人能不能設計出更輕便的神機炮車。眼下混凝土道路連接較廣,戰馬拖拉神機炮還算輕巧,可草原之上不利行車,太過沉重反而會拖慢我們的速度。”
宣青書、高忠光連連點頭。
劉啟夏看向宣青書,問道“你認為火銃作為騎兵主武器可行嗎”
宣青書凝重地搖了搖頭“騎兵最主要的是速度,火銃雖有先一輪打擊的優勢,但刺刀還是比不上大刀好施展,在與騎兵近戰、混戰時,火銃取代不了弓和刀。”
劉啟夏微微點了點頭,對高忠光說“他是書生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是武將,又怎么能犯這樣的錯誤。讓我說,騎炮兵不應該放棄弓、刀,火器只能作為輔助。”
一顆小石子滾了過來,楊烽火手里拿著一塊鴨腿,咬了一大口,嗚嗚地說“火器不是騎兵的累贅,是騎兵的幫手。前幾日,二炮局拿出了幾類武器,我看那個三眼火銃就不錯,雖比不上大刀犀利,至少可以三次擊發,還能當棍子砸人。”
“三眼火銃嗎”
高忠光想了起來。
為了打造騎炮兵營,實現騎兵火器化,二炮局也參與了進來,了新式火銃、二眼火銃、兩類三眼火銃,還了手榴彈,包括小型的三十孔火銃車。
但這些都沒有達到朱棣對火器的要求,歸根到底,這些火器的殺傷力都不夠強,新型的刺刀火銃也好,三眼火銃也罷,在騎兵突擊過程中,只能一次或三次擊發,然后決定勝負的還是冷兵器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