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人試試看,指不定將秦家一鍋端了。
胡言知道,民間的起義其實很多,可惜沒有人帶領,在世家眼里無非是小打小鬧。
大盛朝從藩屬國獨立出來后,除了前邊的兩位帝王雄才大略,后邊的一個不如一個。
這些世家從前朝一直延續至今,在前朝算不得什么,之后跟隨謝氏先祖推翻前朝立了大功,這才徹底崛起。
自此蠶食掣肘皇族近兩百年,至今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就連皇族都奈何不得。
當真是成也世家,敗也世家。
“胡管家。”
聽到外邊,韓鏡喊他,胡言擱下筆走出去。
仰頭看著站在二樓的韓鏡,“公子,有事嗎”
“來一下。”韓鏡沖他招招手。
來到二樓,看到沈頌正在寫紅紙上寫字,“這是作甚”
“娘說這叫春貼。”韓鏡笑道“你也些一副。”
胡言啞然,“這怎能叫春貼呢宜春二字足矣,為何會這么多的字”
“娘的意思,寫下一些祈愿之意,貼于門上。”他指了指桌上的紙,上面有很多對聯,都是秦鹿閑來無事寫下來的。
在大盛,春聯名春貼或者是桃符,春貼只寫“宜春”二字,桃符則寫“神荼”和“郁壘”兩位門神。
桃符多為桃木制成,長六寸寬三寸。
而春貼的“宜春”二字,是因為古代的春節都是在立春這一日。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樓。”胡言看著沈頌寫的春聯,笑道“寓意倒是極好。”
“還有很多呢。”韓鏡道“你也跟著寫一些,家里房門比較多,外門貼對聯,內門貼福字。”
胡言的字也是極好的,這其中尤以韓鏡為最。
再過些年,沈頌的字將至大成,可謂一字千金。
隨著立春的腳步踏來,春節如期而至。
從大清早,婉娘便帶著眾弟子在廚房忙碌著。
過年了,秦鹿給家里的下人們放了三日的假,作坊那邊停工三日,讓他們好好地熱鬧熱鬧。
“老袁,別鬧了,婉姑娘讓你們去取飯菜呢。”一中年婆子站在外邊喊了一嗓子。
在屋里喲呵著的男人們忙穿鞋下炕,呼啦啦的往主院去了。
他們取飯菜不需要進到院中,廚房后邊有一扇很大的窗戶,站在外邊就能把飯菜端走,還省的多走路。
老袁帶著屋里的五六個漢子過來,聞著廚房里那香噴噴的味道,高聲道“婉姑娘,咱們中午吃啥”
婉娘正捂著口鼻做菜,旁邊樊林湊到窗邊,笑道“雞鴨魚肉都有,中午十二道菜,酒水管夠,自己差人去窖里取,別浪費就行。”
“哎喲那可太好了,這一整年我都沒咋喝酒,今兒中午可得過過癮。”老袁高興極了,招呼同屋的人把自己的飯菜端走,各個分量十足。
其他屋里的人也都結伴而來,小孩子們自然是不能喝酒的,他們喝糖水。
除夕中午的飯,六道葷菜,三道素菜,兩道涼菜還有一個大海碗的菌菇湯。
他們都是干體力活的,葷菜量大,米面隨便吃。
“哎喲,這魚也太大了。”瞧著大碗里的魚,總共有兩條,那味道別提多香了。
“我這從出生就沒吃過這么好的飯菜,更別說這白花花的大米飯和煊軟的餅了。”
所謂的餅就是饅頭,蓬松煊軟,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滿嘴的麥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