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下地,秦鹿多數會帶上兒子。
不是非要讓他跟著自己學,而是該了解的必須要了解。
比如,耕作的不易。
韓鏡明白母親的苦心,很多時候她說著,自己也用心聽著。
日后或許不會種地,卻也不能被下邊的人誆騙了。
直到進入夏季,小麥獲得了豐收。
曾經畝產兩百斤的小麥,今年每畝地平白多收獲了三十斤。
看著三十斤不是很多,可一旦擴大耕作規模,可以多養許多人。
眼看著家里的一切都步入軌道,秦鹿卻閑不住了。
當夜,她在飯桌上說了自己的打算。
“我想離家幾年。”
莫說韓鏡,就是胡言等人都覺得納悶。
“娘要去哪里”
秦鹿笑道“去大海的另外一邊,尋找一種叫做馬鈴薯的農作物。”
“馬鈴薯”聽到是吃食,婉娘道“夫人,這東西好吃嗎”
“好不好吃先不提,產量奇高。它和紅薯以及玉米,是抵御饑荒的最佳食物。”
提及產量,在座的人不免好奇。
沈頌很少在飯桌上聊太多,此時也忍不住了。
“夫人,不知產量幾何”
“按照目前咱們所耕作的土地,馬鈴薯的畝產大概在兩千多斤,好點的話可以超過三千斤。”后世算上土地的科學種植,可以達到畝產五千斤。
莫說是沈頌,韓鏡等人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紅薯的畝產比馬鈴薯要高,伺候精細的話可以達到五六千斤。而且紅薯的藤苗除了可以做菜,還可以用來養殖牲畜,比如豬都很喜歡吃這個。可謂全身都是寶。”
“至于玉米,畝產也不低,最低也有千斤左右了,而且玉米完全可以代替小麥和水稻,作為一日三餐的主食。另外兩種倒是不能吃的太多。”
她看著眾人,“這三種高產食物,全部都在海的另外一段,一來一回起碼也要數年,若是中途在體驗一下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五年時間還是要的。”
韓鏡知道這三種食物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可想到母親一走就是數年,說實話他舍不得。
況且出門在外,有諸多不便,萬一遇到危險,他難免心生擔憂。
“只是帶回來不算,還需要在本土進行馴化,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想要完全普及開來,最少也要十年的時間。到那時,這個國家會發生根本性的蛻變,至少百姓將不會出現餓死的狀況。”
她都這么說了,韓鏡也明白過來。
看似是商量,實則是通知。
母親已經決定出門了,他攔不住。
只是隨著他逐漸長大,已經不可能跟著母親長期在外游山玩水了。
“娘何時出發”
“下個月,我一個人。”
韓鏡錯愕,“一個人”
“嗯,路上不好走,帶個人麻煩。”揉揉兒子的頭,道“家里就交給你了。”
的確是不好走。
按照后世的地圖,她需要進入俄國地界,橫渡白令海峽進入北美,然后一路穿過北美經巴拿馬地峽進入南美地界,再原路返回。
七月里,秦鹿收拾了簡單的行李,辭別兒子踏上遠行。
臨行前可沒忘記把王縣令以及田通判的解毒丹留下,量比較足,免得自己沒時間趕回來,這兩位直接嗝屁了。
而且,為了避免路上無聊,她還帶上了奶糖妹妹。
韓鏡別提多郁悶了,老母親出門不帶兒子,居然帶上一只貓。
簡直沒天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