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一個太監,說的又是工程上的事,你就不必回避了,也一起聽聽吧。”朱棣道。
※
奉天殿內燈火通明。
蒯祥與周文銘各自抱著一塊花梨木,精雕細刻。
其他工匠們抱著那根用作門檻的花梨神料,用砂紙打磨。
外邊傳來敲梆子的聲音和打更人的呼喊聲:“天干物燥,謹防火燭!”
“廷瑞,三更了,你們今晚就到這兒吧,明日再接著干。”蔡信在一旁說。他不放心,一直守在現場,遲遲不肯回家。
“不成,師叔,
(本章未完,請翻頁)
”蒯祥頭也不抬。“凡事趕早不趕晚。特別是這個活,萬不能拖,拖則生變。我們必須及早把它搶出來,省得黃公公變卦,再鬧出什么幺蛾子。”
蔡信點頭:“說的也是。”
蒯祥道:“師叔,您在這兒也插不上手,就先回去吧,免得嬸子擔心。”
“我先給你們弄點兒夜宵去得了。”蔡信不落忍。
“不用,這兒有干糧,有水。您走您的。”
“好吧,那我就回去了。你們辛苦著,明兒天一亮我就過來。”
“得嘞,道黑,路上小心著點兒!”
蔡信轉身出殿。
※
黃儼走進潛邸的書房,向朱棣施禮:“黃儼給萬歲爺請安!給郡主請安!”
“你此時前來,所為何事?”朱棣問。
“奉天殿工程出了紕漏,老奴不敢耽擱,特夤夜前來奏告皇上。”
朱棣皺起眉頭:“出了什么紕漏?”
“老奴說的是那根大古剌進貢來的神木,萬歲爺您下旨做成奉天殿門檻的。”
“神木怎么了?”朱棣的眉毛擰成了疙瘩。
“被工匠鋸短了一尺,怕是不合用了。”
“胡鬧!”朱棣火了。“在三大殿做工的都是有經驗的匠人,怎會出此紕漏?”
“更可惡的是,那木工首蒯祥說是能補救。宋大人竟答應了他。”
“這個宋禮,這點道理都不懂,慈不帶兵!”
“有句話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話就說,別吞吞吐吐!”
“宋大人還與蔡信商議,此事瞞著皇上。”
“有這等事?反了!”朱棣拍案而起,來回踱步。“不行,朕得親自瞅瞅去!”
“時辰已晚,”徐妙錦輕聲提醒。“陛下萬乘之尊出入工地恐多有不便。還是明日再說吧。”
朱棣看了她一眼,冷靜了些。“也罷,就改做明日早朝后去吧。”
“這根神木如此珍貴,究竟什么樣子呀?”妙錦好奇地問。
“想看看?想看就明日跟著一起去。”朱棣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