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之常情,陳凱拍了怕他的肩膀,鼓勵一二,如今賈熊授首、粟養志傷重被俘,皆是李建捷一戰之功。至此,也算是給他的義父報了些許仇恨了。
“末將當年到香港島投奔撫軍,就是堅信撫軍能夠帶著末將報此大仇。事實證明,末將沒看錯!”
這已經是多年前的舊事了,算一算,他與李建捷之間的交情還是當初去廣州城誆騙杜永和時結下的,后來李建捷、張月他們這群人去了瓊州,又在瓊州那里分別走向了各自的命運。唯獨是李建捷,在其兄李元胤死后選擇了陳凱,如今看來確實最明智的抉擇了。
此時此刻,李建捷似乎是回想起那些年的過往,虎目中已經含著些許淚水。對此,陳凱只是一笑,繼而調侃道:“還沒拿下贛州府城呢,現在說這個太早。”
形勢一片大好,陳凱對此也只是說笑罷了。糧道的事情,很快就厘清了,這兩處是有官道可以使用的,明軍沿著官道進發,糧草自然也可以順著官道送往軍前。而一旦拿下了南安府城,接下來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使用章江水道,重新恢復到水運的狀態。
陳凱在后方做得游刃有余,在前線,柯宸樞統領大軍北上,南安府城果不其然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根據那里沒有離開的小吏們的描述,綠營兵和官老爺們都已經順流而下,沿著章江水道直奔贛州府城了。當然,他們臨走之前也沒有忘記把船都帶走,順帶著還把府城的碼頭給一把火燒了,美其名曰是堅壁清野。
然而,帶走了船,燒了碼頭,這也沒辦法阻攔明軍前進的步伐。順著章江的水道,明軍大舉北上,經過了同樣無人把守的南康縣城直抵贛州府城外圍。與此同時,從瑞金西進的福建明軍集團在贛州府各縣的天地會的密切配合下也迅速的奪取了會昌、石城、寧都等縣,經雩都縣抵近贛州府城,并且與柯宸樞所部達成了聯絡。
清軍在贛州府城集結重兵,在府城外圍憑山勢水流以及既有的村鎮構筑了一個又一個的據點,以便于增強贛州府城的防御,爭取更多的時間。
這無疑阻攔了明軍匯合的通路。所幸,陳凱也沒打算把這城池圍個水泄不通,兩軍在贛州府城以南達成了聯系,很快的陳凱就直接在騎兵的護送下趕往約定的地點與黃山會面。
會面地點是一處小村,關于黃山,陳凱是認識的,二人雖說交集不多,但都是鄭成功麾下的老人兒了,追隨多年,總有一份交情在。更別說是之前鄭成功席卷八閩,陳凱坐鎮后方之際對黃山也有過節制的權利,當時更是修改了明軍對汀州府進攻的糧道和方略,而黃山作為執行者也是盡職盡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