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奉撫軍之命潛伏贛州的義士這一遭可了末將的大忙了,這一路上,提供糧草、民夫,充當向導,散布謠言,策反虜廷官吏將校,乃至是修繕道路和興建營寨,做得有聲有色的。從汀州府城開始,末將就沒費太大力氣,各縣多是望風而降,這一直到了贛州府城的外圍了,還沒跟虜師真刀真槍的打上一輪呢。”
這么大規模的攻伐,結果竟然順利到了這個份上,黃山很是興奮。他這一路上承蒙天地會的協助,如魚得水,那些會員現在大多還在各縣協助政務,沒有能夠趕來,倒是陶潛,黃山看得出來此人在贛州的“潛伏義士”中似是個為首之人,這一遭便特地帶了過來。
一別數載,陶潛看上去成熟了良多,也滄桑了不少。天地會私下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聯絡,尤其是南贛地區,距離廣東本就算不得太遠,陳凱與陶潛之間是有文字交流的。就算是這一次,陳凱也是通過陶潛來發動的贛州天地會。
天地會在這一次的攻伐中表現甚佳,陳凱自然是不吝美譽的稱贊了一番陶潛和他的那些同志們。至于更多的話,他卻是沒有提及,彼此心照不宣而已。說到底,陳凱現在還沒辦法與鄭成功解釋天地會的事情,自然也不好這么直接的擺在黃山的面前。
相見,說到底還是為了軍務。現階段清軍在贛州府城還有不低于一萬四千的大軍,而明軍兩路進逼,其實際上的兵力規模約莫也都是這個數字上下,加一起確實有著明顯的優勢,但若是不能匯合,終究是一個極大的命門。
“穩步推進,不要急于求成。時時聯絡,若是虜師集中兵力,想要來個各個擊破的話,就轉為守勢。說到底,虜師在南贛的兵力就這么多,即便是江西,能夠調動的也就是江西提標和九江鎮標,都是需要時間的。”
去歲的兩省淪陷,極大的改變了明清兩朝的地緣政治格局。清軍在東南,原本是大片控制區包圍明軍占據的少量據點,可是那一遭之后,就變成了明清兩軍的對峙格局。作為對峙的前沿,江西素來是沒有太多兵員的,因為這個省在之前的多年屢遭兵禍,殘破無地,且身處腹地。但是到了現在,卻重新變成了前線,清廷將大量的部隊投入到南贛、建寧府、廣信府的要點以阻截明軍入贛的道路,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到了現在,就更是難以為繼。
但是,南贛清軍本就是各中精銳,早前的低劣表現說到底還是雙方的戰略戰術水平不在一個等級上。現在重新回到了守衛贛州府城這一他們最拿手的活計,且明軍的兩支大軍一時間還不能實現合流,賽點就不可避免的要開始轉移了。
相談良多,黃山對于陳凱的戰略意圖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理解。時間緊迫,尤其黃山還是西進集團的主帥,談過了重點,雙方便各自回返。可是等到陳凱返回到北上集團的大營所在,卻接到了一個讓他震驚不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