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說道:“豬如果死了,小僧賠你!”
“好,好。”農夫連連點頭同意。
在明心“死了小僧賠錢”的保證下,幾家人閹割了豬,十來天后傷口徹底愈合。這下不少人心里有底了,閹割之后豬就不好動了,長得就快,都請之前動手閹割那人去給自家豬來一下子。
一個月,閹割過和沒閹割過的豬拉開了差距,骨架差不多,但閹割過的看著胖了一圈,而沒閹割過的,只能看到翹起來的骨架!
這時候,家里豬沒閹割的又是羨慕,又有些遲疑,因為,之前閹割豬死了一頭。死了就虧了,沒死,那養大了怎么也值一兩銀子。
人就是這樣,看到別人得了好處就羨慕,但輪到自己就擔心風險。
明心可不會再管,他只是給出辦法,該怎么做還得他們自己選,他可不愿做老媽子。至于閹割豬這個技術能不能普及開來,他并不在意。
其實要普及開來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養母豬的人家請人閹割,這樣就能將死去的小豬的錢分擔到其他小豬上。
冬月末,通過陳掌柜請了城里一家酒樓的掌柜到村里,準備請他嘗嘗閹割的豬肉。
酒樓蔡掌柜聽說是豬肉,心里是不愿來的,但一年來陳掌柜賣白糖名氣大漲,他不能不給他面子。再有,酒樓做甜食需要白糖,他有求于陳掌柜。
兩位掌柜到了村口,被迎到農夫家。
根兩位掌柜問候了一聲,明心說道:“本來作為佛門弟子不該參與此事,但這畢竟是有益于提高百姓生活的事情,我也顧不得了。兩位掌柜,你們是進屋去喝茶還是看看豬長得怎么樣?”
“今天就是為了豬來的,就在院里吧。”蔡掌柜說道,“這里有火,也不冷。”
一個人進豬圈將豬趕出來,兩位掌柜一看,驚訝道:“這么胖?”語氣透著不敢相信。
“就是這么胖!”明心笑道,“閹割之后,吃了睡睡了吃,想不長胖都不行!”
“我是出家人,豬肉是吃不成了,一會兒你們嘗嘗。”明心說道,“之前跟你們說的閹割后的豬肉沒有騷味,生肉直接放點蔥姜蒜爆炒都行!”
明心介紹著,這時幾個人用繩子將豬捆了,抬著往一角的長條桌走去,這張桌子,是明心專門請人做來殺豬的。
“得有一百七八十斤吧!”陳掌柜感嘆道。
“沒有。”明心說道,“也就一百四十斤左右。”明朝的一斤明顯比后世的一斤大,這頭豬按后世的斤應該有一百七左右。
“一百四十斤,那也了不得了!”蔡掌柜說道,“沒閹割的豬,一年也就一百斤左右,多的這四十斤,那可都是肉!”
殺豬吃肉,明心的菜則是單獨做的素齋,看著別人吃著香噴噴的肉,明心覺得口水分泌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