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掌柜是商人,習慣了應酬,自不會在這個時候遵守“食不言寢不語”的教條,明心也介紹一些豬肉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吃豬的內臟能治雀蒙眼!”最后,明心說道。
雀蒙眼也是一大普遍頑疾,豬的內臟能治雀蒙眼,這讓已經決定在酒樓開豬肉菜的蔡掌柜喜出望外。只要將這個消息放出去,就不怕沒人吃豬肉,到時候,恐怕村里的豬撐不了多久!
剛才他已經了解到,村子里只有十多頭閹割的豬,加上附近幾個村子,也不過二十多頭,怎么會夠?然而不夠也沒辦法,雖然晚了,但還是得鼓動農夫養,這樣明年就不缺豬肉了。
飯后蔡掌柜就將豬肉拉走,酒樓開始試做各種豬肉菜,晚上的時候就添在了菜譜上。尤其是各種豬的內臟做的菜,更是價格高了三分之一,并且注明了常吃能治雀蒙眼。
通過菜單,很多客人看到豬內臟能治雀蒙眼,然后傳了出去,這個消息短短一天時間就傳遍了全城!
果如蔡掌柜所料,酒樓爆滿,東坡肉、紅燒肉、回鍋肉等等豬肉菜廣受好評。
而村里的人是看著蔡掌柜給了農夫三個小銀錠,那就是三兩!一頭豬三兩,養上三四頭,一年的收入就翻倍了!
這一下,村子里的人終于心熱起來了,各家商量著決定明年就養閹割的豬!
這兩年附近村子好事兒多,糧食增產了,雞養得更多了,可以在精鹽工房做工掙錢了,現在還可以養閹割的豬了!
這樣下去,日子會越過越好,甚至要不了幾年,孩子能進學堂了,可以蓋上大瓦房了!
府城外通往鎮國東禪寺的路上,四個帶刀攜棍的年輕和尚健步如風地走著。四人個個都帶著一股精悍之氣,看著一點不像和尚,和尚給人的印象都是慈悲為懷的,而這四人更像是下山打劫的土匪!
不一會兒,離村子近了,幾人看著村子感覺不對——這個村子瓦房比記憶中的多了很多。
“是不是走錯了?”明元說道,“我記得山腳的村子沒幾家瓦房。”
“沒錯。”明法說道,“剛才那座城就是泉州城,看看山上的大殿,不熟悉嗎?”
“我們才離開三年,怎么變化這么大?”明正說道,“你們看那,一片新蓋的瓦房,只是看著不像是住人家的!”
“看來我們離開這三年,寺里發生了不少事啊!”明法說道,“還有這村子,三分之一的人家蓋了瓦房,看來這幾年收入不錯。”
一路新奇地回到寺里,去像各自的師父稟報這幾年的經歷和收獲,順帶就打聽到這幾年發生的事。
“明心是越來越聰明了!”明法感嘆道,“這樣的奇思妙想,常人能想出一個就了不起了,他卻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
“是啊,他確實聰慧!”住持說道,“不過,他受不了清規戒律,以后如果可以,還是令他還俗,這樣對他對寺里都好。”
“還俗?”明法想了想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以明心師弟對武功的喜愛,少不得學上一種絕學才愿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