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這一策不錯,我就依此而行,發生一次災害就上一次奏折,到時候救災不利就怪不得我了!”張濂想到這里,心里有了點底,同時,他心里又升起了另一個想法,“既然泉州將會災害頻發,那就找找恩師同年,想辦法轉到別地任職!”
當然,轉到別處做官的事情一時半會是辦不成的,出了寺院山門,立刻吩咐一個隨從騎馬去追先前發出的奏折。
急急忙忙回到府衙,張濂就召集屬官商討救災之策,其實說來說去還是那幾樣,倒是張濂“召集人手幫房屋倒塌的災民建房”的提議讓人耳目一新。
“府尊,召集人手沒問題,可是,錢糧……”同知說道。
“錢糧之事不必憂心。”張濂說道,“這次東禪寺許諾出五千兩,再讓城里富戶出一部分,重建的只是草屋,原先的柱子等等也能用,應該夠了。”
泉州港一直沒有關閉,雖然只能官方交易,但交易的貨物來自民間,所以泉州還是很繁榮的,富戶較多。
這兩年制作精鹽的方子和制作白糖的方子都泄漏了,精鹽和白糖的價格降了很多,但鎮國東禪寺的收入不少于萬兩,所以才能財大氣粗拿出五千兩。
商量完救災之事,屬官離開之后,張濂琢磨了近半個時辰,開始寫起奏折來。
……
知府都要來寺里焚香祈愿,明心感覺這次災害不小,于是出了山門去白糖工房。
白糖工房搬家了,搬到精鹽工房旁邊,現在有四棟房子。隔著老遠,明心就見白糖工房房頂上有人,一個身著茶褐色僧衣的和尚:“看來瓦片也被吹壞了一些。”
走到近前明心抬頭看著明思問道:“師兄,壞的瓦片多不?要不要我也上來?”
明思聽到明心的聲音,轉頭看向他說道:“不多,你就別上來了。”
“哦。”明心答應一聲,看到明思父親出來,問道,“伯父,糖被雨淋到沒有?”
“沒有。”明思父親說道,“昨晚我用盆接了漏進來的雨水,又蓋了一層油布,一點也沒淋到雨水。”
“那就好!”明心說道。雨水一淋,重新提純都是小事,化到水里流走了就是大事了!
白糖工房沒事,明心問起村子的情況,明思父親說道:“現在村里都是瓦房,沒什么大問題,就是圈房壞了不少,早上過來的時候,滿村子人在找雞找鴨。”明思父親現在管著工房,但不用住在工房里了。
明心看了一會往回走,走進村子,空氣中飄來濃濃的肉香味,這時候時間不早了,到了做飯的時候。
“家家吃肉,要不是這次大風,這樣的景象就只能出現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明心嘀咕道。別看村里的人這幾年賺了些錢,蓋起了瓦房,但他們在吃上還是舍不得。十天半月吃一次肉也只有二三兩,哪有肉味?
“好在雞鴨這些是動物。”明心笑道。雞豬這些家禽家畜不同于不會動的莊稼,圈房壞了倒了會找避雨的地方,要不然,現在村里就不是燉肉,而是哭天抹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