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掛”的由來是源自室町時代開始,當時富裕的武家女性在秋天到春天期間會把外套穿在內里的小袖和服上,因質料厚故有保暖作用,一直到江戶時代,大奧中身位地位較高的女性,上級女官和公家女性也會穿著“打掛”突顯其身份地位。
一直到江戶時代后期,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也把“打掛”用作結婚衣著,看上去“打掛”是屬于身份地位高的女性的特別衣著,但不完全是,除了身份尊貴的女人,在民間身真正興起穿著“打掛”風氣的是一班在江戶吉原和京島原的太夫和花魁,“打掛”被修改后成為她們的正統裝扮,其艷麗的扮相令江戶的平民女性為之著迷,但一件“打掛”價值不菲,絕對不是普通家庭能負擔的,所以成為上流社會女性的專屬衣物,好讓她們也能像花魁太夫們那般光彩奪目、艷麗誘人。
直到現代社會,“打掛”甚至已經超脫了奢侈品的范疇,變成了真正的收藏品和藝術品,一件由匠人精心縫制的“打掛”甚至可以拍出六位數的天價
而繪梨衣身上這一件如果流到市場上拍賣得到的錢,大概能把嬸嬸家兩室一廳的老房子換成一套市中心三室一廳還帶精裝修的改善房了。
清脆的鈴聲響起,原本成群議論紛紛的隊伍忽然噤聲了,神官們從策左右的側殿中走出,在正殿的門口并列排開。
這是婚禮的響鈴。
穿著黑色的和服的年輕人跨過正殿的門檻,他的木屐踩在大理石板鋪成的道路上,響起清脆的聲音,銅制的鈴鐺被他握在手中,每走動一步就輕輕搖響一下,他雖然笑著,但眼神認真、莊嚴又肅穆。
風間琉璃停在路明非和繪梨衣的正前方,用欣慰的眼神看著這對正在舉行婚禮的夫妻,風間琉璃是源稚生指定的今天的婚禮主持,但他看路明非和繪梨衣的眼神卻完全是個溫柔的兄長與真誠的摯友。
“諸位好,在下風間琉璃,很榮幸擔任今日婚禮的齋主。”風間琉璃望著眾人,緩緩說,聲音溫潤又好聽,“下面我們將進入參進儀式,花嫁行列的諸位,請有序隨行。”
說著,風間琉璃緩緩的轉過身,從側殿里走出的神官們列成間距很寬的兩條縱隊,像是在為隊伍護航,穿著巫女服的女孩們站在他們的身后,手里捧著精致的、純銀的水碗。
撐著巨大紅傘的人來到路明非和繪梨衣的側后方,為他們遮出兩片圓形的陰涼。
風間琉璃率先邁開步子,路明非和繪梨衣跟在身后,風間琉璃的步子很小,每一步都走的很緩慢,路明非和繪梨衣貼著風間琉璃走過的軌跡走,他們都是第一次結婚,對這些傳統的禮節一竅不通。
路明非能感受到繪梨衣的手心,滲出的細膩的汗水不,不對,應該是自己流汗了,也許兩個人都流汗了,總之路明非和繪梨衣都有點緊張,這個環節本不應該牽手,但他們的手始終握得很緊,在場所有人沒人詬病這一點。
此時,眾人的耳邊響起了輕緩的樂聲。
從門口到正殿是一條灰色大理石鋪成的路,大概三十米長,三米多寬,道路的兩旁是細小的碎石,那些從側殿中走出的神官們就站在碎石上,各司其職的奏樂。
路明非用余光瞥了瞥,神官們的手里拿著一堆他沒怎么見過的樂器,為數不多能認出來的大概就是口琴和葫蘆絲,路明非沒聽過這種調子,有點像風間琉璃演舞臺劇時用的開場曲,有有點像宮崎駿治愈系電影里舒緩的配樂真是動聽的樂聲啊,路明非知道,源稚生在這個環節一定也下足了功夫。
因為上一次他和繪梨衣來明治神宮時,是見過人家結婚的,也是神前式的婚禮,但當時的音樂喇叭和短嗩能吹出什么動人的音樂么那一次的奏樂,簡直像是招魂
清涼的觸感從天而降,是那些捧著水碗的巫女們,她們的手里捻著從山上摘下的新鮮的桃花枝,從碗里蘸著純凈的山泉水,向路明非和繪梨衣揮灑,淋在皮膚上觸感像是綿綿的細雨。
2012年的早春,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