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息手上有傷,寧濘想讓他好好休息一下,什么也不讓他做,還破天荒的說,他只要安靜的坐在門檻上發呆就好。
寧息一向很聽姐姐的話,所以他當真老老實實的坐在門檻上,斜靠著門框看著牛棚里的左農發呆,連跑掉的老牛也不急著去找了。
令寧息和寧濘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前把他們嚇得要死的左農,此時竟真的在著手修繕牛棚。
左農不知道從哪里撿回了寧息的斧頭,重新換上了新的斧柄,但他卻沒有用斧子去砍樹,而是站在牛棚周圍端詳著四根柱子,偶爾上前伸手拍打了兩下,扎進土里十來年的柱子被他拍的搖搖晃晃。
然后,寧息就看到左農回頭看了他一眼,緊接著就伸手將四根柱子生生拔了起來。寧息遠遠看著,一句握草自然流露,雖然他并不理解這兩個的含義。
此時的寧息他心中還有些茫然,沒辦法,他從小就沒有養成罵人的習慣。
寧息只好安慰自己,反正牛棚已經塌了,破罐子摔與不摔都是一破罐子,只是這場景叫人看著生氣,但那有能怎樣呢?他從小就沒有養成罵人的習慣,即便他擅長口吐芬芳,這位爺他也得罪不起,只求他趕緊走人才好。
可接下來的一幕,寧息就有些傻了。
遠處的人一躍四五丈,直接跳上了崖頂,山頂的樹木一陣搖晃,又是驚的林中群鳥紛飛而起,緊接著就有四根粗壯筆直的樹干被丟了下來。
這回寧息相信左農是一位劍客了,因為左農跳下來的時候,手中握著一把長劍,劍身狹直,在太陽底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
很明顯,左農是用這把伐木用的就是這把劍,而且幾乎是片刻間就砍下了這四根粗木。
寧息的眼睛里的警覺逐漸有變成了崇拜,畢竟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從小在飽受欺辱的環境里長大,對于強大有著本能的渴望,而且寧息從小到大未出過村子,對于外面的世界和那個世界里的江湖故事也有著一份淡淡的好奇。
之前在村口聽村長說過不少村子外面的奇聞軼事,他們這些孩子尤其喜歡聽那些俠客英雄的故事。很多孩子去村口聽村長講學,就是奔著那些行俠仗義,威風凜凜的故事去的。
面對心中崇拜之人,寧息不自覺的放松了警惕,帶有防備的眼神逐漸開始放光。他對左農那一躍四五丈的本事很感興趣,還有左農腰間的長劍他也想看看,他還想學幾手左農的本事,這樣他們家就不會再受欺辱,他也不用再挨打。
寧息整個上午都坐在門檻上看著左農的身影和一舉一動,越看他越覺得這個人好像沒那么可怕,越看心中的崇拜之情越是泛濫翻涌。
不知不覺中,上午就這么過去了,寧濘已在廚房做好了午飯。
“姐,要不要喊他一起吃?”寧息坐在飯桌前嘗試握筷子,可由于右手虎口被包扎了厚厚的布料,拇指和食指始終無法合攏。
寧濘看了一眼不遠處太陽底下的左農,說道:“不怕他了?”
“我感覺他不是壞人。”寧息接過姐姐遞過來的木勺,說道:“你看,他真的是在幫我們修繕牛棚,若真的是壞人,就不會給我們修牛棚了,直接殺了我們不是更省事。”
寧息在嘗試說服寧濘的同時,也在說服自己,堅定自己的想法——左農不是壞人。
寧濘先是一愣,驚訝于弟弟脫口而出的“殺”字,轉而又回頭,看到左農真的在修繕著牛棚,還將支撐頂棚的四根舊木換成了新木,此時正在埋頭編制草爿。
看了一會兒,寧濘想了一下,覺得弟弟寧息說的也有道理,倘若左農是壞人,直接對她和寧息動手就行,無論是殺掉還是綁起來,又或是直接走掉,都比為了道歉修繕草棚要簡單的多。
于是,寧濘開口說道:“你想叫就叫吧!”
見姐姐答應了,寧息心中一喜。連忙站起來揚手喊道:“大叔,歇息一下,過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