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潯反而覺得還好,自己做過設計,這些基本的圖形重復,并列,交叉,是每一個藝術生都要接觸的。
不過,在等到上手的時候,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簡單。
布上面的圖案根本不是畫上去的!
兩人在桌子上鋪好的塑料膜上繪畫,然后拿尖錐沿著輪廓刺穿塑料膜。
這一步,讓李萌萌愁眉苦臉。
“早知道我就不畫這么復雜了。”
“蝶戀花,挺好的。”李潯看了一眼,贊可的說道。
她畫的是一只蝴蝶和幾朵花兒。
對著照片畫的,還挺像模像樣的。
但過于復雜的圖案,導致她整整花了半個小時,才一針針的把圖案扎出來。
李萌萌沒有開口尋求幫助,旁邊的李潯也不幫她。
這種體驗,最好是自己完完整整的經歷一回。
他自己是描繪了一個山水圖,難度更高。
“我的天,終于好了!!”
李萌萌拿起穿刺整齊的塑料膜,感慨的說道。
“接下來就是把調好的色料水刷到孔洞,要壓緊,不然毀弄臟白布。”
坊主細細叮囑。
這下就真的必須兩個人配合。
李潯想了想:“先幫我的刷吧,我來壓緊,你試試看。”
“看起來很簡單……”
坊主在一邊笑而不語。
不過李潯壓得緊,刷色料水比想想的簡單。
只要水不會太多,就不會把白布弄臟。
兩人三下兩除二就刷完了。
屬于他們的體驗,也到此告一段落。
因為下一步跟他們沒關系。
坊主交給一邊白族老奶奶。
真正的扎染,從現在開始才算正式開始。
李潯和李萌萌坐在旁邊,看著老奶奶一針一線在厚厚的布上穿插,兩人內心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原來布上留白的區域,就是這樣扎起來,確保在染色的時候不會被沾染。
他們也可以學著自己制作,但是兩人都紛紛搖頭。
人貴有自知之明。
讓老奶奶幫著制作,雖然要花錢,但是卻可以看到老奶奶的精湛手藝。
李潯和李萌萌甚至都忘了直播間的存在。
兩人目不轉睛的看著老奶奶。
聽著她講述跟白族有關的故事。
時光在這坊間,似乎停止流逝。
等到老奶奶扎完之后,兩條布已經成為一個拳頭大小的疙瘩。
“好神奇啊!這樣去染色就好了嗎?”李萌萌拿著白布疙瘩,實在想象不出來。
“沒那么簡單,后面還有浸泡、脫漿、沉染、氧化、拆線、漂洗、晾曬這些步驟,一件扎染作品要完成,急不得。”
“扎染的技藝這么復雜,幸好有你們一直堅持,否則我們都看不到這些精湛的技術了。”李潯也非常佩服。
手藝人之所以讓人佩服,就是他們常常有一顆不計得失的心。
只有他們去堅持那枯燥的,日復一日的工序,才能讓更多人見識到這么好的扎染。
“那現在就去浸泡。”
李潯和李萌萌興致勃勃的繼續跟著坊主。
來到一個燒著柴火的煮鍋面前。
把他們的兩條布交給一位年紀不大中年阿叔。
阿叔手上有長長的膠手套,接過兩個扎緊的布條,丟進了煮鍋。
沉沉浮浮間,白布徹底被染成深藍色。
雖然還沒有完成,但是大家卻都有一種滿足感。
“接下來還有不少蒸煮的時間,要不你們先去吃個飯再來?”
坊主笑看向李萌萌。
原來,她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嚕嚕的叫了。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李萌萌跺了跺腳,帶著幾分羞赧,離開了璞真九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