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咱家今年的棒槌可好了,你是沒看見從地里起出來的時候,一個個就跟小娃娃似的,白胖白胖,可稀罕人呢。
放心吧,今年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徐瑾萍扛著一摞麻袋進屋,把麻袋扔到地上,回身就抱住了徐老太太,高興的向老太太炫耀。
徐老太太在家這一天始終就懸著心,不知道棒槌能起出來什么樣子。
剛才兒子進屋要錢就滿臉喜色,這會兒孫女報喜,老太太一聽高興極了。
“好,好,你爸種了這些年的棒槌,總算出頭了。快,趕緊洗把臉吃飯,這一天可把我大孫女給累壞了。
今晚上奶做了好吃的,玫子,快,趕緊端飯收拾。”
老太太和徐瑾玫忙著往外端飯收拾,那邊徐志彥夫妻把參葉子還有各類家什都扛進來歸攏好,然后進屋洗手,一家人坐到炕上吃飯。
晚飯很豐盛,老太太特意買了排骨燉豆角,茄子、大辣椒里面也都放了不少肉片兒。
徐瑾萍三個累了一天,中午就是隨便對付口,這會兒都餓了,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晚飯。
“玫子,去賣店買個一百度的燈泡回來,今晚上得把棒槌挑一下,挑好了明天上市場。”
今天起的人參里面,有不少三兩、四兩沉的大貨,這種不能自家做貨,最好是拿到市場上按棵賣。
小一些的也得分等級,按照等級來做貨,鮮參的時候就挑出來,后面不用再費工夫,賣的時候也按等級賣,這樣價錢才高。
做貨不僅僅是簡單的加工干燥,那樣可賣不上價錢。
徐瑾玫一溜煙去賣店,買回來個一百瓦的大燈泡,換在外間屋,頓時外屋亮堂堂的。
麻袋里的人參倒出來,按照徐瑾萍說的分等級。
可徐志彥他們從來也沒這么干過,手上沒準兒,小的還行,大的就得一棵一棵用秤稱。
這么挑可太慢了,十一麻袋呢,怕是得挑到明天去。
“得,你們等會兒裝袋子吧,這個我來。”徐瑾萍直接把人參都劃拉到自己跟前兒。
就見她一雙手飛快的挑揀著眼前的人參,不多時那一麻袋人參就被她分成了幾堆。
“爸,你挑十棵上秤試一下,看看我挑的準不準。然后把棒槌分開裝,麻袋上找筆寫字做記號,別弄錯了。”
徐志彥見閨女這么快就挑出來,還真是不太相信,于是從二兩多那一堆里面,隨便抓了十棵放到秤上一試,二斤二兩。
“真是二兩多沉啊,我閨女厲害啊。來,再試試三兩的。”
徐志彥不服,又抓了十棵三兩多的,結果一上秤,果然三斤多沉。
“不是,閨女,你咋挑的這么準啊?”簡直神了吧?他這成年擺弄棒槌的,都沒這個手感。
“我也不知道,就一眼看起來差不多。”
她上輩子玩兒的就是這個,每年經手不知道多少,還能連個棒槌多沉都看不出來?
“干活吧,趕緊挑出來,明天我去市場,你們在家加工。”
上山干一天活快累死了,趕緊挑完睡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