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瑜好笑“李大廚要真是做上一桌菜,你一個人吃得完嗎”
“那必須吃得完啊”安毅卓口水刺溜一下就流出來了,雙眼放光,“你這么說是不是說我有機會說吧,什么條件,只要我辦得到”
沐清瑜無語道“你就為了一口吃的,這么輕易要把自己給賣了”
“那人是一口吃的嗎那是一桌,而且是李大廚親自下廚”安毅卓笑嘻嘻,仿佛馬上就能吃上心心念念的美食了。
沐清瑜道“好了,言歸正傳,回答我之前的問題”
安毅卓神色沉斂了些,道“走科舉可以位極人臣,不過,這條路黑暗又曲折。而我去濟寧堂,就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去幫助那些真正可以幫助到的人,而不是在官場上汲汲營營,和人勾心斗角,無謂的浪費時間”
沐清瑜搖頭笑了“你真的想的不是這樣的吧,還有什么別的隱情”
安毅卓臉色略略一滯,看看四周沒說話。
沐清瑜道“放心,此間說話,外面聽不到”這間屋子的隔音極好,一般人也訂不到。
安毅卓這才道“沐姑娘,你不在官場,甚至不涉朝堂之事,所以有所不知就算我走科舉,也未必能一展抱負,如今,朝堂上久久未立太子,幾個皇子勾心斗角。我和父親爺爺偶爾談論朝局,我也算是看透了。他們都只為自己的利益,完全沒考慮過朝廷的利益,也罔顧東夏的利益,更別提去為百姓著想。他二位不論是誰登上那個位置,都未必是百姓之福。像我們這樣的人,既不會成為他們的心腹,也不會成為他們所倚重的人。”
他看著沐清瑜,聲音是透著無奈“你說我即使走科舉,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是不是得絞盡腦汁,費盡心力。我把我的精力和智慧全都用在這里,我還有多少精力去做別的事呢”
他的神色有些沮喪,這些話他不該說,畢竟,沐清瑜與朝堂毫無關系。那其中的彎彎繞繞,沐姑娘也未必愿意聽,更未必能感同身受。
沐清瑜挑了挑眉“如今朝堂上也不完全是皇子黨,你是不是太悲觀了些”
安毅卓苦笑道“其實我爺爺早有退隱之意,如今的朝堂,從到那兩位呼聲極高的皇子,根本沒把老百姓的命當命,青州的那些災情,死去了多少百姓啊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不止青州,東夏這幾年,哪個州沒鬧過幾次災可你看朝廷撥出了多少賑災銀子七年前,雍州大災,數萬百姓身死,十多萬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僅僅潑出一百萬兩賑災銀,大皇子負責賑災事宜,最后只有十萬兩到了災地,百姓活不下去,激起民變,朝廷派兵鎮壓,又誅殺了數萬災民”
他一口氣說了好幾件大事,這些大事,都是東夏這十年內發生的,朝廷撥的銀子不夠不說,還被層層克扣,到災民處已經所剩不多,幾乎每次賑災都會引起民變,每次民變都會有大軍鎮壓。
他最后道“你看,這次青州災情,濟寧堂所花的銀子都比朝廷賑災的銀子多。你說朝廷有把百姓放在眼里嗎”
沐清瑜同意,她道“你說的對,百姓的日子是苦了些我們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開辦濟寧堂,東方公子開辦的墨氏義善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幫到了一些需要幫助的百姓。但真的能解決百姓的問題嗎哪怕我們投入再多。只要朝堂的方略不變,我們所能做的就有些,所以真的要改變,不是我們做多少實事。而是朝堂的方略是否能讓百姓有活路”
“所以你的意思是”
沐清瑜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心意也是好的,心中的抱負也是一腔熱血。但你想錯了朝堂,官員尸位素餐,權奸當道,那朝堂的方略,只會于百姓更加不利。我們的努力有些時候其實沒改變什么。真正要改變的,不是那個的朝堂嗎有更多如你一樣有熱血的官員進入朝堂去,哪怕所提的十條建言只能被采納一條,朝堂也會慢慢的改變。”
安毅
卓若有所思,神色卻顯得更沮喪了。
沐清瑜輕輕拍了拍他的肩,東夏這個皇帝,并不是什么好皇帝,但是那大皇子四皇子,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按她的想法,這一些人不行,就換一批。
不過這想法說出來是要嚇死人的,哪怕安毅卓,就算對朝堂不滿,也不會產生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這個時代的思想局限了他們,忠字在他們的心中還是根深蒂固的。她自然不會說出來。
沐清瑜不涉朝堂,但是這幾年,因為生意的關系,她所做的事可不少,認識的人也不少。
像安毅卓這樣和她成為朋友的,那是志趣相投。
但她的人脈并不僅是安毅卓這樣的。
安毅卓以為她不在朝堂,對朝中的事就所知甚少,那就錯了。
朝堂的事只有她想知道和不想知道,沒有她不能知道的。
也由此可見,從皇帝到皇子之間,果然都只盯著那個位置,對于京城的掌控能力并沒有那么強。沐清瑜覺得,如今這時機,大概有人要動手了。
不過朝堂的事,她可不摻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