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連連點頭,卓文詠又看向錄音師:“錄音呢?”
“導演,我……我忘記把話筒放近了……”
一般電視、電影鏡頭的拍攝,演員在念臺詞的時候,其實他們的頭頂上都有話筒,只不過是沒有進入鏡頭而已,話筒的距離決定了音質,很多鏡頭由于不適合放置話筒,都需要后期配音。
“你是干什么吃的?”導演憤怒的咆哮道。
“導演,要不花點錢,再叫那個小孩彈一遍吧?”副導演小聲的說道。
卓文詠遲疑了一下,心中有點意動。
“導演……他……他不會就是那個……那個《夢》的演奏者吧?”
“那把琴好像是我們劇組的道具。”
卓文詠立刻將剛才的念頭打消了,開玩笑,自己就一個小導演,要花多少錢才能請的動這位世界級的大師啊。
楚洛手上拿著的兩個甜筒都已經化了,半天也沒回過神。
她的腦海中一片空白,她從未聽過如此天籟,那一刻她只覺得心中空明,烈日都變成了清晨的晨曦。
“楚姐姐,這個甜筒謝謝你,這首《青蓮》也是送你的禮物,再見。”
楚洛呆呆的看著那個孩子遠去的背影,沒有去追問,也沒有去道別,仿佛就該是如此。
這個電視劇組雖然沒能收錄完美的音質,可是周圍圍觀群眾,卻有不少人都拿出了手機錄音錄影,然后便在第一時間發布到網上。
《昆明湖上,天籟再現》
《音樂神童現身首都》
《青蓮一出,唯夢爭鋒》
三個角度各異的拍攝視頻,在傳播到網上之初的時候,還無人問津。
因為這三個手機拍攝的視頻畫面并不清晰,可是三個視頻卻無一例外的還原了視頻里近乎完美的琴聲。
可是,當視頻出現的第二個小時后,就開始瘋傳起來。
因為這三個視頻里的聲音,每個聽到的人,都仿佛大醉一場,而這場短暫的醉夢卻是曲終醉意散。
而樂器則為古琴,拍攝者不知道是角度的原因,還是像素的問題,視頻里只能看出是一個孩子在彈奏古琴。卻看不清楚容貌。
三個視頻中,點擊率最高的一個視頻,在發布后的三個小時內。點擊超過三百萬,國內各大明星相繼轉發,六個小時破千萬。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個彈奏者是不是就是《夢》的演奏者,而眾所周知,《夢》的演奏者所使用的樂器是古箏,而這個視頻里的演奏者使用的是古琴。
兩者分屬不同的流派。雖有想通,卻不盡相同。
所以網絡上也引發了兩個陣營。一方在猜測兩首曲子的演奏者是同一個人,而另外一方則持著相反意見。
他們覺得一個孩子能夠精通一種古樂器已經難能可貴了,不可能再精通第二種,而且這種精通可不是普通的精通。
那是透徹心扉。震撼心靈的樂章,可以說《夢》與《青蓮》已經達致音樂的極限,真的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繞梁三日,余音猶存。
很快,白晨就接到了克麗絲的電話,克麗絲因為最近在學習古箏,所以對于中國音樂界方面的事情,特別的關注。
白晨對克麗絲沒什么好隱瞞的。克麗絲那邊很快就更新了自己的推特,大師新作問世,不同的味道。卻是一樣的震撼人心。
這句話隱晦的說明了國內網上兩派之爭的勝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就落下帷幕。
可是隨之而來的,則是更大的狂潮。
所有人都在瘋狂的尋找著那個孩子的身影,不少國內外的音樂人。都在第一時間,定了最快時間去往帝都的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