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則宣布,明年開始,F1將會有超過六十多個國家,一百多個電視臺轉播,再加上互聯網線上平臺,未來F1每場比賽,觀眾用戶都將創下新的記錄,轉播費、廣告費將有可能增長一倍,不管信不信,聽起來確實唬人。
這也讓各大玩家,開始對F1車隊下手,最先下手的,則是加拿大奢侈品巨頭老斯托,花費兩億八千萬美金收購威廉姆斯車隊。
之所以收購威廉姆斯車隊,并不是老斯托多愛好賽車,而是為了讓其兒子斯托爾C位出道,收購威廉姆斯車隊之后,斯托爾直接成為威廉姆斯車隊的參賽車手,詮釋了什么叫,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老斯托不是第一個,當F1徹底放開限制之后,那些早就想要在F1一展身手的人,都紛紛攜帶巨額資金入手。
不僅是這些大玩家,也有部分投資人,對于未來的F1是抱有期待的,認為F1車隊未來有可能像歐洲足球俱樂部、NBA球隊一樣,越來越值錢,紛紛開始出手。
先是老毛子一位,跟切爾西老板一樣的寡頭,收購了索伯車隊,隨后一家石油國的投資機構,也收購了德瑪西亞車隊,對于這些人來說,更多像是入手一套高級玩具,燒錢并不在乎,甚至就當為自己旗下的產業打廣告了!
整個F1各大車隊俱樂部,一時間都是變動不斷,面對一個個大玩家的入場,就連法拉利車隊、梅賽德斯車隊等,一時間都感覺有些壓力,過去它們總是詬病F1對于車輛研發經費的限制,也就是一年中不能在發動機、材料等方面投資太多,而現在法拉利等車隊則擔憂,他們每年那點經費,還夠不夠燒……
除此之外,因為F1跟國際汽聯想要重新奪回汽車行業標準跟話語權,也讓各大品牌汽車心生警惕,生怕自己品牌受到針對,一時間邁巴赫、賓利等汽車品牌,紛紛宣布“回歸”F1,整個F1幾天時間內,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的多。
這幾天F1受到的關注度跟流量,都快趕上過去十年總和了,媒體都在為F1出謀劃策,爭論F1未來前景。
各大F1車隊、新玩家、汽車品牌在F1內部開始相互試探,整個F1參賽車隊規模,直接擴張了一倍,國際汽聯跟F1渲染的喙頭,向全球用戶宣傳,誰拿下F1冠軍,誰才是汽車行業最具技術含量、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也開始展露效果。
至于車迷跟吃瓜群眾,關注最多的,還是F1名人堂的建立,各大汽車論壇、網站上面,關于誰是F1第一人的爭論,簡直是吵的不可開交,關于入選F1名人堂的標準,更是爭議不斷,甚至那些早就不看F1的那些人,都紛紛跑了回來吵幾句,整個F1的話題,這幾天簡直達到了頂峰。
F1公司,也借助這股熱度,推翻了伯尼制定的那一套F1贊助規則,伯尼有太多暗箱操作了,像F1主要合作方,并不是根據誰出價高決定的,而是由伯尼手中的一家公司,挑選F1的合作者,這其中有說道的地方就多了。
而這一次,東方體育等位F1重新選擇全球合作者,也是F1官方十大贊助商,最先簽約的是負責為F1車手提供比賽服裝跟鞋子的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