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北城,新撥付的簡陋少府衙署。
楊儀回來沒多久,馬謖就來拜會,一時之間楊儀有心拒絕,可自己出行這段時間里馬謖已經來了好幾次,現在雖說直接登門有些不符合規矩,可自己若拒之門外,那更不符合情理。
遂在偏廳會見馬謖,此時已是漢彰武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夏歷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馬謖奉上五端蜀錦為賀禮……一匹等于兩端,這幾乎是專門為蜀錦交易而誕生的一個新的數量單位。
某種意義上來講,蜀錦又增值了。
以楊儀的眼界來看,改匹為端,這能增加蜀錦的產量和總價值……因為每一匹蜀錦,其寬度是規定死的二尺二寸,長度為四丈;自然地,一端蜀錦,寬度不變,長度為兩丈。
一匹蜀錦從中間一分為兩端,的確能增加蜀錦的總產值。
因為原來以匹為銷售單位時,許多生產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只有兩丈長、三丈長的完好蜀錦就成了殘次品。
有原來的標準蜀錦為參照物,這些質量相同,只是長度不夠的蜀錦,只能當殘次品銷售。
而現在呢,一匹分為兩端,每一端蜀錦是一個標準單位,自然許多殘次品……不再是殘次品了。
反倒原來一匹單位的蜀錦能算是上等貨色,因為特殊的用途,能賣更好的價錢。
不用細想,這不是丞相的主意,就是大司農王連的主意。
楊儀細細品鑒馬謖為他精挑細選的五端蜀錦,品味其中妙處,稱贊不已:“丞相生財有道,令人嘆服。”
“呵呵,丞相對威公一手算術也頗多贊譽,長恨不能與威公共事。”
馬謖說著目光直勾勾打量楊儀,楊儀目光躲避,側頭去看門外橘子樹,端起茶碗低頭吹了吹:“幼常,可知大司馬近來收獲?”
“不曾聽人說起,難道衛公與魏賊交鋒?”
“非也,乃遼東之事。”
楊儀放下茶碗:“今歲河北、中原俱是大旱,大司馬閑暇之余,遣人自東萊渡海前往遼東,與公孫氏接觸。原本是想貿易馬匹,游說遼東上下,以歸順朝廷。因司馬懿交結東胡,其意圖昭然若揭,公孫氏竊不自安,亦遣人拜謁大司馬。”
“哦?竟有此好事?”
馬謖眼珠子左右轉動很是精神:“不知公孫氏意欲為何?”
遼東、遼西、朝鮮這大一片區域,在先帝規劃里,最初是要一攬子封給燕王的;燕王陣歿后,則計劃一分為三,分給燕王的三個兒子,使永鎮遼地。
楊儀搖著頭:“我來時還在磋商具體,不過公孫氏欲稱王遼東,臣服漢室,鎮戍東土。大司馬自不能應允,應該會冊封公爵,使其歸順,遣太子侍奉朝廷。”
已經有馬超這個趙公,再多一個公孫氏的公爵也不礙事。
反正名義上的王爵,誰都不能給。
三恪公爵,位在諸侯王之上……等于是王國級別的公爵,呃……大公。
馬謖消化著這個影響范圍頗大的消息,這意味著勾連公孫氏,等關東四州有足夠軍糧儲備時,就能單獨跟曹魏開戰。
不再是單純的黃河南北之爭,而是戰略層次的夾擊河北。
這次夾擊河北,魏軍在太原、河東等傳統晉地地區的守軍會因為北府牽制,不敢妄動;而雒陽守軍也是雞肋,極有可能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