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前線折損的吏士,還有相關撫恤之類的,朝廷不知情,自然不會撥發撫恤……根本沒有這回事嘛,地方拖個幾年,也就混過去了。
畢竟人沒了就沒了,難道活人還要為死人拼命不成?
所以魏軍士氣低是個多重因素的結果,這些因素環環相扣,司馬懿的軍事改革……雖然事關生死,可難度之大,跟脫胎換骨沒區別。
大魏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原來的大魏就相當于死了。
滿寵借嘲諷趙儼舊事打開話題,反正在自己的船上,當面問:“陛下巡狩洛陽,欲與夏王會獵顯陽苑。如此大事,將軍是何看法?”
秦朗微微抿唇,反問:“幽云六鎮兵強馬壯威震海內,比之鄴都中軍,孰強孰弱?”
“呵呵,若平原交戰,以河北之廣闊,中軍遠不及六鎮邊兵。”
滿寵目光遠眺南邊黃河岸邊,半瞇眼想看的更清楚:“漢末張舉、張純作亂,聚眾十萬,侵攻幽、并、冀、青四州,凡黃河之北,皆難擋其兵鋒。今河北縣邑人口遠不及漢末殷實,甲兵亦有所不如;而邊兵又強過張舉張純,我以為如今之河北,已非六鎮敵手。”
情況不一樣,當年許多平黃巾戰役期間因功授官的豪杰因為朝廷考核,或各種原因不得已丟官,身為郡守的張舉、張純都丟官了,自然氣炸了,當即舉兵作亂要出這口氣。
州郡還有平黃巾時存留的武裝力量,就這種情況,依舊無法遏制張舉、張純,若非這兩人犯蠢擅自稱帝、稱王,否則相持下去,跟朝廷談判的可能性更高一點。
滿寵的回答很明確了,他眼里司馬懿的邊軍如果起兵為皇帝伸張道義,那肯定能暴打目前陳群統合的中軍,最不濟也能圍住鄴都,困死中軍。
所以從軍隊控制來說,目前皇帝更強一點,只是沒有暴力解決太子的意圖,選擇了主動退讓。
秦朗不敢輕易交底,畢竟自己兄弟兩個在滿寵的船上,自己的軍隊在岸邊……如果回答錯誤,滿寵拿出一卷詔書將自己當場砍死,也是白死。
他不表態,曹林左右看著,更不敢貿然插話。
可曹茂就沒顧忌,左肩斜倚在旗桿,懶散表態:“曹子丹調任太原統合六郡,其長子曹爽與太子關系親近。洛陽是困地,曹子丹雖有能力卻無用武之地。此去太原,如飛鳥入林。若算上曹子丹,司馬仲達麾下邊軍多少有些吃力,難以速勝中軍。”
所以等曹真在太原站穩跟腳后,大魏的兵權會重新恢復平衡。
而這之前,司馬懿的邊軍即便想做一些事情,也要顧慮影響,起碼皇帝還能壓住司馬懿,司馬懿還能壓住六鎮,不會被六鎮裹挾。
國內平衡,那支持皇帝,還是支持太子……其實沒有區別。
畢竟皇帝最優秀的那個兒子曹禮前不久已經墜馬身亡,目前找不到可以替代太子的人,所以支持皇帝缺乏實際意義。
這只是針對于國內來說,如果考慮國際形勢,參考態度詭異的北府,那很多事情就有了另一種看法。
畢竟,北府手里還握著曹彰的孫子曹芳,硬要扶曹芳繼位,那皇帝為了宗廟、社稷、家族傳承……有一定可能性會妥協。
到那時,天下局勢就好玩了。
所以現在支持皇帝有一點勾結北府的意思,支持太子的話,那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滿寵不急著逼秦朗表態,等皇帝到了清水口,秦朗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目前自己沒必要做惡人。
曹林、曹茂是皇帝的兄弟,跟太子是叔侄關系,哪個更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