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溫泉館避暑活動結束后,田信又返回龍首原南側的工地。
聚集此處的五萬軍民勞力不時有服役勞力更替,但總體建設速度卻越發的快了。宅院、墻面、路面的施工,隨著技術積累越發成熟,工作效率也就跟著高漲。
而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就擺在田信面前,無法回避。
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為自己修筑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那么舉行禪讓典禮后,難道就要住到長安周邊廢棄、翻修的漢家宮殿群里?
臨時征發、聚集計劃外的勞力、物力去修建宮殿,自然會破壞現在的各項計劃。
至于調動龍首原的勞力、物力轉而就地修筑宮殿……這并不是多難的事情,只是不利于長安新城的修筑的計劃。
在年初春耕結束動工時,根據當時預計能在年內修筑六座街坊,并完成兩到四座街坊的地基、暗渠的修建工作。
可現在施工進度迅速,年內絕對能修筑好核心的八座街坊,并完成南部八座街坊的地基規劃工作。
有今年成功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到明年可以征發七萬規模的人力,這七萬人力是輪番服役時能保證的常駐人力,也大半是今年參與施工、積累經驗的熟練工。
所以明年的七萬勞力能發揮出七年五萬人兩倍的效率……換言之,也只有明年才能動工、修筑宮殿。
而宮殿修筑又最依賴大型、巨型木材,這些木材的搜集、運輸、預處理又占了很大的工程時間。
想要修筑一座氣派能用,又不損耗人力恢復,那么這個工程時間就需要延長,最少需要三年時間。
明年、后年、大后年的下半年,這座宮城及配套的公卿衙署才能完工、使用。
禪讓稱帝后,卻沒有合適的宮殿入住……這是一件很不體面的事情,事關國朝上下的顏面,也不利于樹立新朝威儀。
再窮也要修筑一個標志性的宏偉建筑,這是向天下宣揚力量、權威的最好作品。
所以不能草率的修筑一座宮殿應付場面,可要花費三年時間的話又有些漫長……雖說把皇帝、先帝子孫都控制在關中,原來的大漢天子劉協也控制在手里,可就怕激發新一輪的叛亂,讓休養民力的愿望落空。
急著代漢,就是為了解決名義問題,以避免更大范圍的動亂。
動亂和各種不穩定會干擾民力的休養,這種看不見的損失,往往不遜色戰爭的直接殺戮。
因此在這個時間緊迫的關鍵節點,北府的人力、物力必須要轉彎,從已經步入正軌、越來越快的街坊小城區修建工程中轉移,去從頭規劃修筑一座宮殿及各種配套的設施。
可田信不樂意……那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直接甩到雒陽方面的朝中諸公臉上,田信、北府都覺得棘手,他們自然也很是棘手。
宮殿、城池的修筑,最是消耗人力、物力。